跌跌撞撞走過第一個五年,新能源物流車陷入了體量瓶頸。
正如,很多人期望的那樣,新能源物流車產業環境越來越好。行業洗牌淘汰了很多投機者,傳統車企逐步加入,產業越來越規范;充電等基礎配套日漸完善,減少了推廣障礙;產品品質明顯提升,不再成為被人詬病的痛點;越來越多城市加入綠色貨運示范城市行列,不少城市對新能源開放了路權......
但是,市場卻沒有如預期增長。補貼退坡以來,市場壓力明顯增加,特別是2019年以來,銷量出現明顯下滑。2020年前7月,新能源專用車累計銷售2.42萬輛,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1.09%。
雖然說,今年突發的疫情以及補貼退坡對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但是自身增長乏力,或許才是新能源物流車的心頭之痛。
因為價格高,在與燃油車的較量中被掐住命門,無法取代其地位,才是新能源物流車體量無法擴大的癥結所在。
況且新能源汽車初始階段有幾個先天性的缺陷。
1、續航里程短:物流車運營中的時長不確定性,漫長的充電時間和頻繁的充電次數讓不少司機及企業頭疼。
2、充電場站尚未普及:現在充電場站雖然在很多一線城市已經相對普及了,甚至高速路段也有很多快充場站,我國發展新基建也是把充電場站作為重點規劃。但
調查6家快遞企業員工福利,最好福利的公司是它!以優質的企業文化,引領更好的物流服務我國物流業相關法律制度的問題及完善建議物流是電商的“引擎”?24部門聯合發布《意見》,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物流數智化轉型方向與發展路徑物流運輸配送平臺選址的要求什么是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未來發展趨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