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的40周年,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 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實現物流強國的必經之路。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對其他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物流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海陸空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物流網絡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走在了世界前列,物流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物流技術水平、物流信息化程度、物流運作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從1978年,“物流”概念正式引入我國,到2018年整整40年。1978年,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國策,至今也整整40年了。兩個時段都是40年,并非巧合。
物流之所以能引入我國,是改革開放國策的推動。40年前,物流這個領域也乘改革開放之春風而來,造就了中國現代物流的繁榮發展。中國的物流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經歷了多種變革,才有了現在的物流體系。本文立足改革開放40年的節點,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物流發展的再思考。
我們現在使用的“物流”一詞是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的,但在中國,物流形式的活動早已存在。早期中國,我們的鏢局形式就是一種廣義的物流活動。
中國物流的發展大致可以
闖入物流行業7年,萬科又有了新想法做好國際物流的必備知識(上)物流業數字化再加速,不斷優化物流企業服務質量水平!卡車司機從3000多萬減少至不到2000萬,重卡行業未來或迎巨變普通貨物運輸常見問題及預防物流企業的轉型如何進入?數字物流的發展方向在哪?倉庫制度的思考與建立網絡貨運企業有哪些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