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中,在成都的龍先生準備郵寄一輛電動車到重慶,便開始在網上查詢各大物流的費用,發現絕大部分的物流都需要車和電瓶分開發。龍先生也是第一次用物流,考慮到電動車的成本,自身也想節約一些成本,不要支付比較高的費用,最后在網上找了家快運公司。
在網上交談時,龍先生再三向快運那邊確認運輸費可以控制在300以內,就給了地址等他們上門取貨。半小時后來了輛面包車,司機讓龍先生填寫了一張單子,就把電動車搬上面包車帶走了。
第二天,快運打來電話要求支付運費980元,龍先生一時疑惑,咨詢了費用的詳細,隨后收到一張故意涂抹掉公司名字的報價單,龍先生意識到可能受騙。拒絕支付運費,要求退回小車,被告知電動車已經運走了,如果不支付就自動變成貨到付款。
隨后,龍先生收到親哥的電話,得知物流那邊要他去取電動車并支付費用。在這期間龍先生也曾報過警,但由于缺乏證據和無法定位公司地址,以不了了之收場。最終,龍先生自認倒霉,就當電動車丟失了,也不愿意去支付這筆高額的運費。
其實,龍先生這種經歷是物流中最典型的“低價陷阱”,以便宜的運費吸引顧客,拿到貨物后坐地起價,如果客戶不支付費用則無法拿到貨物。這種公司甚至沒有實地的
物流貨運車種類和用途物流運輸管理是什么綠色貨物運輸有哪些途徑電商倉庫管理的難點與解決方案加快智慧多式聯運發展,推動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托運寵物回家后如何正確飼養?物流管理的發展前景有了危運證、押運證仍被罰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