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14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特約記者 林健芳 吳健 孫建兵 輝軍 劉葉琳 記者 李丹 張士鵬 冀云潔
云南省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路段。
今年兩會期間,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部長通道”就社會關心的交通扶貧攻堅話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交通運輸部將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扶貧工作得到較大提升,確保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貧困地區因交通而掉隊,爭取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據了解,“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目前已編制完成,對交通扶貧的規劃范圍和政策支持上都作出了重大調整。在“十二五”期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基礎上,又把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縣納入交通扶貧規劃,范圍由過去的680個縣(市、區)增加到1157個,約占全國縣(市、區)總數的41%。
本期交通扶貧重點關注老少邊窮地區的交通扶貧動態及其在“十三五”期間的扶貧攻堅新舉措。
廣東:扶貧扶智 既“樂”且“昌”
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城東南角的西聯村,雖然與樂昌市區只是隔了一條小小的西坑河,但是全村678戶人里就有204戶貧困戶,低保戶19戶,五保戶3戶,貧困面大。
在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西聯村成為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對口幫扶對象。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扶貧工作組自2013年6月進駐西聯村以來,立足于精準扶貧,扶貧開發從“浸灌式”到“滴灌式”,助推產業發展,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惠及民生,激發出西聯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也發揮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體作用。
治窮先扶智,扶貧先扶志。在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不僅注重完善西聯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更注重村民“互動”,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激發西聯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4年8月14日,在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推動下,西聯鄉賢組織成立了“樂昌市西聯教育助學聯合會”。對家庭負擔重、父母患重病或遭遇天災人禍損失慘重等情況家庭的孩子進行助學,考上重點大學,每年資助3000元,并要求受資助的學子在大學畢業后反哺“樂助會”,培養貧困學子的社會責任感。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還協助“樂助會”辦理了社會團體證、組織機構代碼證,開通銀行對公賬戶,規范了資金的使用手續,辦理了“樂助會”的“公益事業捐款專用收據”,并明確了將西聯村集體收入每年1萬元注入“樂助會”;當地養蜂專業合作社在捐款2000元基礎上,每銷售1斤蜂蜜提取5元捐到“樂助會”,目前樂助會累計收到捐款35萬元。有了長期有效的資金來源,具備自我運作、自我“造血”的功能,“樂助會”將擴大獎教助學范圍,并擴大影響力,從西聯村輻射到樂昌市。
兩年多時間以來,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扶貧工作組尊重農村實際情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提高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為重點,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為根本,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努力使扶貧工作成為“民心工程”。截至目前,扶貧項目達27個,村集體收入達到12萬元,貧困戶年平均收入為9182元,西聯村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貧困戶的收入明顯提高,脫貧致富的信心明顯增強,扶貧成效顯現。
新疆:改變交通“口袋底”推進特色產業路
日前,墨玉—和田—洛浦高速項目正式復工。這條主線全長74公里的高速公路項目將于2017年10月31日完工,從而使新疆各地州市都有高速公路連接。
而這僅僅是新疆加大公路建設特別是農村公路建設力度的諸多舉措之一。進入3月,各地都在積極進行2016年建設項目開工前準備工作,新建項目也將于4月初全面開工建設。
“十二五”期間,新疆連續5年超額完成農村公路“暢通富民”目標任務。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祖麗菲婭·阿布都卡德爾介紹:“十三五”時期,新疆將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尤其對南疆四地州加大投資建設力度。到2020年,全疆鄉鎮通瀝青路比例達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100%,具備條件的鄉鎮客運班車通車率達到100%、建制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100%,全面實現“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將聚焦全面實現小康核心目標和交通扶貧托底性任務,把和田地區作為交通扶貧三年攻堅戰的主戰場,以補齊交通發展‘短板’和提升基本服務水平為主攻方向?!弊纣惙茓I·阿布都卡德爾介紹,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力爭用4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托底性建設任務,從根本上改變交通“口袋底”的狀況。
為此,“十三五”期間,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將大力實施“暢通富民”工程,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結合村級惠民生項目,盡可能多地將瀝青(水泥)路修到村民的家門口,徹底解決農村道路“最后一公里”問題,讓農牧民群眾走上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同時,將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推進“交通+特色產業”扶貧。
吉林:選派第一書記全面幫扶
平坦的村路、堅固的橋梁、時尚的太陽能路燈,“自從交通扶貧隊伍到來以后,村里一天一個新變化,就連村里壞了6年的村廣播也重新發聲了?!奔质【赣羁h崇禮村書記高喜才告訴記者。
近日,為切實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黨組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關于扶貧脫貧攻堅工作的有關要求,吉林省交通運輸廳立下了“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的三年包保脫貧“軍令狀”,2016至2018年,該廳將以結對包保為主要方式,對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智新鎮明東村和智新村兩個貧困村、438戶貧困戶、858名貧困人口實行三年包保脫貧。
該廳成立了包保幫扶領導機構,由廳長常曉春任組長,其他廳級領導任副組長,廳機關各處室、廳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員,全面負責包保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研究決策、督促檢查和綜合協調等工作。同時,還成立了幫扶工作機構,選派具有幫扶工作經驗的兩名同志任兩村第一書記,負責帶領村兩委成員加強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精準扶貧和戶聯包保系等工作。
常曉春表示,2016至2018年,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將結合貧困村和貧困戶實際制定好脫貧攻堅計劃,因村因戶施策,選準扶貧切入點和突破口,通過引進項目或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建設、開展結對幫扶、推進黨組織建設等方式,徹底解決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問題。
內蒙古:產業依路活 群眾致富忙
“入了秋,萬事休;進了冬,萬事空?!边^去東北地區的農牧民都有“貓冬”的習慣。3月,積雪還未消融,田野空曠。但如今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俄體鎮,一條條水泥路平展延伸,路上隨處可見運粉條、收粉條的車輛和客商。近年來,俄體鎮粉產品憑借優良的品質和品牌知名度暢銷北京、沈陽、長春、大連等地,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粉產品批發市場和集散地,被譽為“東北粉條之鄉”。
興安盟是內蒙古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近年來,根據集中連片交通扶貧規劃和部省共建協議,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積極推進交通扶貧建設,使興安盟的交通基礎設施情況大為改善。
“以前,路不好走,商販不愿意來,種的果子和蔬菜全靠自己往外送,也賣不上好價錢,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F在,路直接通過田間地頭,蔬果再也不愁賣了?!笨茽柷哂乙砬捌炜茽柷哝偭鴺浯ù宕逯魅螀钦架娮院赖卣f。目前,該村已建有暖棚494棟、冷棚57棟,實現了四季有瓜果、常年產蔬菜、隨時可采摘的經營模式。
這種依路致富的人家在未來幾年將越來越多。按照自治區扶貧工作會議安排,內蒙古將確保2017年自治區重點貧困旗縣全部摘帽,2020年國家重點貧困旗縣全部脫貧。在完善交通的同時,內蒙古將著眼貧困地區長遠發展,以促進和帶動生產發展、群眾增收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推進“交通+生態旅游”、“交通+特色產業”、“交通+電商快遞”扶貧,切實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后勁。
貴州:“毛細血管”暢 返鄉創業忙
近日,貴州省羅甸縣董架鄉麻懷村村主任鄧迎香最近成了“網紅”,因為她干成了一件別人想都不敢想、想了也不敢干的事情。從1998年到2011年,鄧迎香帶領村民在村前大山上鑿通了一條長216米、可通行5噸小型貨車的出山隧道。此后,羅甸縣交通運輸局又對隧道進行了修復加固,硬化路面,安裝照明電燈,讓隧道變成了一條安全通道。
路通百通,2013年麻懷村爭取到了修水池的項目,村民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2014年,借著貴州省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東風,村民種起了藥用價值很高的巖黃連和鐵皮石斛。
如今的麻懷村,人均純收入逐年顯著遞增,巖黃連和鐵皮石斛漲勢喜人,外出打工的人也開始返鄉創業。
近年來,貴州省在打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主動脈”的同時,積極加快推進普通公路建設,用通暢的“毛細血管”將“主動脈”的快捷性傳遞到城市和鄉村,讓群眾共享交通發展帶來的紅利。借助銀川至百色國家高速公路,羅甸縣依托“天然溫室”獨特氣候,大力發展反季節無公害蔬菜,正逐步變為珠三角的“菜籃子”;借助“杭瑞國高+通村油路”,遵義市湄潭縣將“散、小”的茶園聚集為4.6萬畝的“中國茶?!?,成為全國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茶園,形成“茶旅一體化”,顯著提高茶產業知名度和規模效益。
當前貴州省仍是全國扶貧的主戰場。“要致富、先修路”,“十三五”期間貴州將重點實施骨干通道內通外聯、農村公路通村暢鄉、農村公路安全能力提升等重點工程。確保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縣、革命老區、少數民族縣全部納入交通扶貧脫貧規劃,做到“一個也不能少”。
寧夏西吉:三位一體 引資引智
“西吉西芹”是西吉縣打造的中國馳名商標。隨著交通網絡的便利和完善,擴大西芹種植面積,做活經過農業部權威驗證、具備預防高血壓功效的西芹汁飲料產業,已成為西吉人扶貧產業開發的一個新路徑。
不只是農業,因路而活的還有工業、旅游等二、三產業。道路的改善,給西吉帶來了經濟產業結構的改善,讓產業布局有了新思路、經濟發展有了新動力。
自2015年8月西吉縣“精準扶貧”工程實施以來,西吉縣交通運輸局迅速行動,使“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西吉縣交通運輸局領導班子成員先后20余次深入駐點村,調研扶貧幫扶工作。在完善當地道路的基礎上,結合村情民意,西吉縣交通運輸局幫助當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村級規劃,把種植、養殖做為主導產業來抓,完成種植2000畝、養殖295頭的規劃任務,提倡“兩個帶頭人”工程,發展壯大王垴村齊河組梅花鹿養殖基地,繁育養殖已達100只;勞務經濟職業教育培訓120人、勞動技能培訓140人、縣內勞務移民158人;進一步提高村“兩委”領導班子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探討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扶貧的“三位一體”扶貧格局,積極抓好招商引資引智。
【短評】
“全面”“精準”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這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叭妗?,把所有地區的共同富裕放進黨和政府的心里;“小康”,把全面擺脫貧困落在不懈奮斗的行動之上。
從政治上講,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民族地區承載著56個民族同榮辱、共進退的手足之情,邊疆地區事關守土固邊和國防安全的大局。從經濟上講,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而不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也很低,有的經濟指標甚至還低于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同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難點和重點。因此,支持這些地區加快脫貧攻堅,幫助讓群眾盡快脫貧致富,“既是經濟責任,也是政治責任”。
從1990年對云南怒江州開展扶貧掛鉤工作時起,交通運輸部就不斷加大了對老少邊窮地區交通運輸發展的支持力度,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特別是“十二五”期,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制定規劃、加大投入,全面加強了交通扶貧工作,真扶貧、扶真貧,激活扶貧地區的內生動力,釋放了發展活力與潛力。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交通運輸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關于“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工作要求,對標小康、精準發力。規劃范圍上更突出“全面”,在繼續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基礎上,又把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和邊境縣都納入了“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范圍由過去的680個縣(市、區)增加到1157個縣(市、區),進一步擴大交通扶貧脫貧的覆蓋面,使交通扶貧政策惠及更廣大的地區和更多的貧困群眾,確保實現“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3-15 12:53:58)
安徽省7條高速公路年內通車關于上報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和寄遞物流相關統計數據的通知清明節京津城際開行100對天津機動車限行首周公交400條線路客流環比增7%公路中心組織召開2022年度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工程交通組織方案研究會3月30日首條靜海區通往市區公交線路開通天津航空新開呼和浩特=通遼=沈陽航線開航票價低至1.2折天津交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