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6年11月第6369期
□李先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筆者理解,就是通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來緩解“城市病”,同時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對交通方面的要求也很明確,一是交通一體化要先行先試,二是要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和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疏解是一個很好的發展途徑,給北京一個城市重構的機會,也是解決城市空間布局問題和“城市病”的一個很好契機,以這個契機帶動河北城市的發展。
根據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該地區要被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京津冀人口總量大且在持續增長,人口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6倍,分布很不平衡,大量聚集在北京、天津兩個特大城市。從經濟總量上看,三地發展非常不平衡。從城市化水平上看,兩極分化嚴重,北京、天津的城市化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河北省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可喜的是,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珠三角比較,相對發達。但是,依然存在著很多和一體化不相適應的問題。
運輸結構亟待優化
首先,在京津冀地區的整個客運系統里面,道路運輸占85%,也就是說,無論是從集約化角度還是從減少對空氣污染的角度看,都有很大提升空間;特別是在貨運方面,大部分靠道路運輸,鐵路運輸比例較低;雖然煤炭運輸鐵路化程度比較高,但基本上是從產地到海港,反向空載率較高。
其次,從城市范圍來看,北京從2006年開始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從投資上給予公共交通很大傾斜,地鐵和公交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到目前為止,小汽車出行比例依然高達30%以上,這和其他國際化都市相比,差距較大。而且,令人遺憾的是,自行車出行的空間被大大壓縮。
再次,從整個地區的交通樞紐來看,也是這種狀況。如首都國際機場,70%的客流要靠出租車和小汽車疏運,北京南站地面出站客流75%要通過小汽車疏運。為什么出現這種局面?因為鐵路客運樞紐和城市功能區是脫節的。從天津到北京,乘高鐵半個小時,而在北京市內,如果從北京南站到目的地可能要開車1個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土地使用布局沒有為綜合交通的高效利用和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網絡空間布局不合理
從整個城市群的網絡格局來看,客運方面,北京是全國交通樞紐,特別是鐵路方面,很多鐵路線是以北京為中心往外放射出去的,很多客流都要到北京中轉,導致過境量特別大。貨運方面,北京的鐵路編組站如雙橋和豐西編組站,90%的貨運量是過境運輸,這一方面增加了北京的負擔,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貨運效率。公路方面,2013年內蒙古和山西有超過2000萬噸的煤炭通過北京運抵港口,這對北京的交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和干擾。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立足整個區域通盤考慮。
從都市圈范圍看,北京正在往都市圈的方向發展,但是運輸結構與都市圈的交通形態還不相適應。五環路以內,軌道交通相對發達,但外圍,如從河北燕郊到北京來上班,就需要乘坐公共汽車,而且早上不少老人要很早到車站為孩子排隊,不然上不了車,因為沒有支持大都市圈發展的合理軌道交通系統。單從軌道交通方面看,雖然北京已有554公里的地鐵運營線路,規模很大了,但其日均客運量僅有1000萬人次,而日本東京291公里地鐵運營線路的日均客運量可以達到1100萬人次。這里主要存在幾個問題:一是因為北京的地鐵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網絡層次單一;二是列車容量不夠,北京地鐵站臺預留的編組只有8節,據了解,大阪100年前的軌道交通就是10節編組;三是軌道局限,我們的軌道都是單軌,缺少可以繞過車站的線路,列車需要每站停靠,不便于根據客流變化情況采取越站措施,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約了軌道交通能力的提升。
在交通網絡的一體化銜接方面,一些城市高鐵站遠離城市中心。高鐵站服務的客流大多數是要到城市中心去的,所以高鐵的客流還需要通過換乘其他交通方式才能進入市中心,而換乘轉運就要增加環節、降低效率,給乘客出行帶來不便。此外,空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的發展也比較滯后。
區域統籌協調機制需完善
在體制機制方面,缺乏可持續、強有力的區域統籌協調機制;雖然高層一直在積極推動,但常態化、制度化的議事決策機構尚未有效建立起來。此外,在行業條塊分割方面也缺乏統籌協調。甚至在城市層面,一些城市的交通管理職能也被分散在交通運輸、城管、公安交管等多個部門。一座城市里相關管理職能都不能協調統一,何況是跨行政區域協調管理!
另外,到目前為止,由于河北跟北京和天津相比,發展差距比較大。河北要想大力發展,需要很多的投資并占用較多的土地,這方面還存在很多困難,怎么解決也是個重要問題。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的推進,京津冀地區在城鎮空間、產業布局等方面都會面臨新一輪的重構和調整,通過以北京和天津作為雙引擎,構建“四縱、四橫、一環”的綜合交通網絡,實現互聯互通、高效的交通網絡。
未來,京津冀地區還要進一步發展,它與外部的聯系會加強,京廣、京滬的通道流量會進一步上升,跟長三角、珠三角的聯系也會進一步密切;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也會進一步加強,北京的過境客流會得到一定疏解;隨著都市圈的形成,不管是北京還是天津,通勤客流強度、距離都會進一步增長。在貨運方面,大宗貨物的運輸需求如煤炭等會有所降低,高附加值貨物運輸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在空間分布上,北京占比進一步降低,天津和河北的運量會提高。在組織模式上,隨著高鐵網絡的形成,鐵路運輸的比例會增加,也有利于多式聯運的形成。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但是,疏解不是說北京不發展了。我們理解,疏解是一個很好的發展途徑,給北京一個城市重構的機會,也是解決城市空間布局問題和“城市病”的一個很好契機,以這個契機帶動河北城市的發展。總體來說,這個地區的要義是發展。
(作者系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11-18 16:37:30)
河北四大工程“鋪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江蘇交通主攻更智慧更綠色更安全中秋節假期天津站及西站上下客近70萬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開展2018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行業辦召開第二季度安委會工作會議部署近期安全生產工作公路處應對臺風總體情況天津機場將在北京南站設候機樓天津濱海公交集團將新購置環保公交車15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