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十大問題亟待各界高度關注

發布時間:2024-10-05 點擊:96
建筑時報 李開孟 由于對ppp的操作理念和目標定位存在分歧,對ppp作為促進城市建設及融資創新工具的具體操作存在不同理解。同時,由于我國ppp制度頂層設計不完善、投融資體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職能轉變滯后、社會資本投資權益保障制度缺失、政策及法律體系不完善、部門之間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機制、項目參與各方信用履約機制不健全、專業咨詢服務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ppp模式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存在各種苗頭性、傾向性突出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問題一:ppp引進的社會資本屬于股權投資,還是屬于各種名目繁多的事實上的明股實債?
我認為無論怎么強調ppp的治理能力、管理能力,ppp首要的功能還是融資。由于ppp融資所具有的特殊性,才衍生出這種模式所具有的促進改革、機制創新等輔助功能。ppp融資的典型特點是有限追索或無追索項目融資。項目融資不同于企業融資、政府融資,它關注的不是目前的實力和水平,而是關注項目未來的現金流量水平。但由于我國特許經營模式未來使用者付費的市場容量、收費機制、排他性機制等不明確,政府付費也存在著政府的換屆和信用等問題,使得人們對ppp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長期現金流量的預期困難,沒有信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股權投資很困難,這就導致ppp從一種股權投資演變成一種必須給出合理回報水平,而且在一定時期之內地方政府必須接手的投資模式。這樣有一定的回報、一定的期限的融資方案,名義上是股本投資,實際上是債務投資,目前實際操作中已經演變成各種名目的明股實債。
問題二:ppp引入社會資本是進行長期投資,還是過橋融資等各種類型的短期融資行為?
目前我國ppp最主要的參與主體,一是施工企業,二是各類基金投資人。施工企業追求的是短期的施工承包利潤,而各種各樣的基金投資者追求的是短期的財務回報。所以,ppp模式在事實上演變成各種類型的短期融資創新方式。
問題三:我國推廣應用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地方政府去杠桿,還是為各種加杠桿提供創新工具?
我國本輪大力推廣應用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地方平臺公司的債務風險問題,它是一種去杠桿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把ppp作為地方政府加杠桿的一種有效工具。因為在ppp模式下資本金可以由社會資本來出,債務資金可以通過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去進行融資。股權融資雖由社會資本出資,但實際上是明股實債,債務資金要找當地平臺公司進行接盤,最后都要轉化為地方政府的或有負債。作為人民的政府,對各種支出責任或有負債不可能置之不理,使得去杠桿成了一種加杠桿的有效方式,而且大家用的不亦樂乎。
問題四:引入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動員民間投資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套取各種名目的財政資金補助的創新工具?
ppp項目融資的本意,是政府的財政資金從項目的前期投資退出,不論是法國的特許經營還是英國的pfi,強調的都是私人部門融資,二者的區別在于私人融資的回報機制不同,前者是使用者付費,后者是政府根據私人部門參與ppp項目運作的實際績效,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付費。政府從項目前期投資中撤離的原因,一是財政缺乏資金,二是政府即便有資金,但由于使用效果差而轉由私人融資。我國ppp模式的操作情況完全相反,我們最大的印象就是政府特別有錢,以各種政府文件對ppp項目給予各種財政獎勵和優惠政策。各級地方政府及企業在巨大的政策誘惑下,將各種項目包裝成ppp項目,使得ppp成為申請政府各種財政資金補助、政府資金投入的有效方式,這就變相激勵大家把各種不適合采用ppp模式的項目都包裝成假ppp,甚至以國家的名義強制推廣應用ppp模式。這種現象在我國當前非常流行。
問題五:開展ppp項目運作的目的是為了嚴格地方政府預算管理,還是為了突破預算約束提供具體手段?
這一輪大力推廣應用ppp模式,是在新的預算法頒布實施之后。按照新的預算法,地方政府不得以平臺公司的名義進行變相融資,只能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方式進行負債融資。我國的ppp模式強調地方政府可以和其下屬的平臺公司以ppp的名義進行合作,地方政府也可以與其下屬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以ppp的名義進行合作,再配合以各種形式的明股實債及地方平臺公司兜底等操作方式,使得ppp模式成為有效突破新頒布的預算法對地方政府的預算各種管理限制,并以各種各樣的創新方式增加地方政府的負債,有效突破了對地方政府負債進行限制的相關制度文件規定。
問題六:推廣應用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還是為了將非專業的機構培育成專業性的運營公司,并回避公共服務的專業性供給模式?
從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引入ppp模式的目的不能簡單停留在融資方面,而是將其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為了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也就是說,ppp模式的應用,非常重視公共服務的運營機制和能力。現在我國的ppp的主要參與主體是建筑承包商、各種財務資金投資人,他們并不具備真正的運營能力,而且專業性的運營能力不是短期內能夠培育出來的。我國推廣應用ppp模式,將大家的注意力都引導到如何參與融資及承攬施工任務方面,而不是關注專業運營,也許這個問題目前還不突出,幾年之后我們會發現現在已經上馬的ppp項目將面臨很嚴重的專業化運營問題。這個問題將會很快出現,大量ppp項目違約事件不斷爆發,將會對我國ppp項目的順利推進產生重大影響。
問題七:ppp模式強調公平競爭擇優選擇合作伙伴,還是為了躲避正常的公開招標程序?
ppp強調的是一種市場化的項目運作模式,強調通過公開公平競爭選擇社會投資人及各種專業機構,應該按照招投標法的規定進行公開招標。但是,由于目前的ppp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一種工具,要求必須納入政府采購的框架體系。在政府采購的五種方式中,一些采購方式的競爭屬性很低。一些希望承擔工程施工任務的企業,通過ppp模式成為了社會投資人,按照兩標并一標的規定,可以不走公開競爭性招標程序,躲避了工程承包市場紅海的嚴酷競爭,能夠有效承攬相關工程并賺取施工利潤,這種現象目前也很普遍。
問題八:我國推廣應用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優化公共治理結構,還是為了維護部門利益而各自為政,缺乏協調配合?
引入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優化治理結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改革,但是目前各部門在推廣應用ppp模式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各司其職這樣的一種健康的公共治理體系沒有呈現出來,而且大家也不是很關注。這與推動ppp模式在我國應用的目標導向明顯背離。
問題:ppp項目是強調科學決策,還是演變成為可批性研究的創新形式?
ppp強調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要求優化spv的治理結構,使得spv能夠對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切實負責。但是,我國ppp模式的推廣應用中,引導大家不是對公共服務的供給負責,而是要求社會資本具體承擔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具體任務。施工企業為了承攬施工任務,要被迫成為社會投資人,而且還要成為一個專業性的運營商。對于一些專業技術水平較高,但本應輕資本運營的專業運營商,為了能夠獲得運營任務,卻被迫要求成為社會資本投資商。我國目前的ppp模式運用實踐中,似乎特別害怕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鼓勵非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ppp項目方案的設計,更是魚目混珠,專業性水平得不到基本保障。
問題十:我國引進ppp模式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深化改革,還是為了維持落后體制,成為躲避深層次改革的拖延工具?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6-23 15:50:50)

安徽:合安以及合蕪高速公路擬“四改八”
天津公交在西青區新開IC卡服務網點
京張鐵路聯通兩地協同發展
“五句話”速讀天津港爆炸事故最新進展
道橋處領導深入道路一所基建項目工程現場指導工作
便民小貼士:乘客在無法出示有效證件時可以至車站鐵路公安制證口辦理臨時身份證明
巡管處開展管線井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工作
市交通運輸委全面部署公路工程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