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建設生態港口推動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5-01-19 點擊:49
建設世界一流大港,既有發展速度的要求,更有發展質量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天津港憑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2007年,天津港在國內率先實施生態港口建設,以東疆生態宜居的綠色港口示范區建設為重點,堅持環境促進經濟增長,合理優化港區生產布局,持續提升港口綜合環境質量水平。五年來,港區及周邊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大為改觀,為天津建設生態城市,為濱海新區建設宜居型新城區做出了重大貢獻。
“裝卸生產清潔化、污水處理達標化、節能減排標準化、道路周邊林帶化、功能設施景觀化、環境衛生標準化”,構成了天津港建設生態港口的豐富內涵。“十一五”期間,天津港走出了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增長方式優、規模效應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了一座環境優美、高效節能、清潔生產、排放達標、綜合利用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人與自然相融相濟的世界一流大港。
節能減排工作全面開展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五年來,天津港將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努力構建節能管理網絡體系,大力推進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技改技革項目,混合動力輪胎起重機、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200余個科研項目,打造出一座用能結構合理、用能技術先進、用能效益顯著的節能環保型港口。
備受矚目的集裝箱場橋“油改電”示范工程自2008年啟動至今,共完成投資2.22億元,完成場橋改造99臺,場地139塊,能源單耗平均下降80%,一年可減少各類工業廢氣排放3.52萬噸。按天津港集裝箱年吞吐量1000萬標箱計算,每年節約成本超過5000萬元,徹底實現了場橋低能耗、低排放、低噪音的節能環保目標,達到了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待全港“油改電”工程完成后,每年可節約能源1.3萬噸標煤。
除改造原有設施設備,天津港更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的綜合利用。他們開發的地源(海水源)熱泵技術應用于建筑節能中,應用面積已突破16萬平方米,占全港總建筑面積的20%,每年可節約能源1200噸標煤,節約運行費用900多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噸,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在此期間,天津港努力調整用能結構,逐年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比重,取得明顯成果。到“十一五”末,全港主要用能品種中燃煤占9%,燃油占48%,電力占20%,蒸汽占23%,每萬元增加值能耗較“十五”末下降29%,能源利用效率得到較大提高,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0-11-17 10:13:11)

積極作為當好經濟發展先行官 著力發揮服務穩增長重要作用
京臺高速寧德古田段驗收
穩步推動安全生產 全力守護平安高速——公路中心召開高速公路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
2018年度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天津考區考試工作圓滿結束
山東交通安全監管引入政府購買服務
天津地鐵學生優惠票9月1日起開始年檢
北京明年有望刷手機坐地鐵
能用不便 京津冀互通卡不可透支無法異地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