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 2017年6月第6506期
駐江西首席記者 練崇田 通訊員 余緒金
駕車出行,你是否想象過這樣的場景:輸入目的地后,車載系統會根據選擇的路徑自動推送高速公路交通擁堵情況、路面行車條件、天氣狀況;通過危險路段,其他車輛會準確避讓,車載系統也會提示駕駛員前方是否有行人違章穿越,后方是否有車輛超車;前方路段發生擁堵,或路面濕滑、有障礙物時,智能路側設備可實時感知并提示周邊車輛繞行……
前不久,由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牽頭,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工程研究中心、長安大學、深圳成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研究的“面向國家交通控制網的人車路協同智慧高速成套技術研究”課題,完成研究大綱討論。課題組組長、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愛和表示,開展智慧高速公路研究,整合現有路網資源,提高通行效率,是目前江西高速公路的重要發展方向,希望能從智慧高速公路研究方面尋找更多突破口,進行創新性研究和應用,把江西高速公路打造成全國智慧高速公路的“樣板”。
利用信息化手段動態分配交通資源
據課題組副組長、江西省高速公路聯網管理中心主任雷茂錦介紹,未來的智慧高速公路將實現人車路協同感知和控制,車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為出行者提供優質的出行服務,為管理者提供決策參考、執行和效果評估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體系,包含感知、控制、智慧化出行服務三個層次的內容。
感知采用新型的監測感知技術,同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反映高速公路使用性能和交通量的各項技術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動態傳輸,使管理人員能夠掌握高速公路使用性能的實時狀態和運營狀況。控制是指高速公路管理者根據得到的相關數據和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并建立數據模型,對高速公路維護管理和運營進行科學決策,使之處于最高效的使用狀態。智慧化出行服務需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和計算機等信息化手段進行人車路協同。
該課題的研究目的是擺脫單純依靠增加高速公路里程滿足交通量增長和提高通行效率的相對低效模式,通過信息化手段,實時動態分配交通資源,提高通行效率和交通資源利用效能,預計2020年結題。屆時,一套基于人車路協同合作的智慧高速公路體系架構將呈現在公眾面前。
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將圍繞建立“一個中心三個平臺”(一個大數據中心,交通決策指揮平臺、公眾出行服務平臺和電子政務平臺)的目標,將大數據、物聯網、無線傳輸、數據融合等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高速公路,構建一套人車路高效協同合作的智慧高速公路應用體系,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全國智慧高速公路“江西樣板”。
三大高效體系滿足各方需求
雷茂錦告訴記者,該課題通過分析智慧高速公路的部—省—路段三級用戶需求與功能實現,構建高效的協調指揮體系、運輸安全體系和養管體系。
高效的協調指揮體系,即實現高速公路運行狀況的監測、預測和預警,提供交通行政管理和應急處置的信息保障,開展多種運輸方式的調度協調,以及路警聯動指揮調度,做到為政府決策、行業監管、企業運營和百姓出行做好服務。
車路協同是采用先進的無線通信等技術,全方位實施車車、車路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車輛主動安全控制和道路協同管理,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基于這些手段,江西將強化預測、預警、預控和過程監管,重點強化客運、危險品運輸、在建和運營橋梁隧道等環節的風險源辨識、評估和管控,切實提高安全防范和現場應急處置能力,構建高效的交通運輸安全體系。
高效的養管體系是指推動更為快速、準確、可靠的路面狀況監測技術和更為科學的公路養護分析決策技術在江西高速公路網中應用;大力推行預防性養護,通過“早養護”實現“少養護”,“早投入”實現“少投入”。
此外,該課題將創新構建基于車路協同的江西智慧高速公路體系架構,包括一個總體框架,以及標準體系和數據安全支撐體系,為全省高速公路運行監測、出行服務、聯網收費、應急處置提供宏觀指導;構建“互聯網﹢高速公路”新一代信息化體系,建立江西高速公路云服務平臺,全方位提升江西省高速公路的服務體驗。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6-15 15:23:59)
打好東疆第三戰役收官戰公交車若違規可記車號投訴高溫酷暑真演練 應急處置提能力設施處集中開展中心城區城市道路路名牌等附屬設施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持續強化監督執法 確保市政養護工程質量—質監總站組織開展市政道路養護工程第三次質量專項檢查天津港迎來龍年首艘豪華郵輪“阿卡狄亞”號晝夜奮戰搶工期 全力以赴抓進度 ——“海河藍絲帶”騎行項目環線道路維修工程順利開工滬通長江大橋:世界最大橋梁基礎沉井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