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開新
在有路的地方就有車、車多的地方不見路的情況下,治理交通擁堵自然繞不開道路。
加大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是基礎。沒有足夠的路,駕車出行就只能“華山一條道”,不堵才怪。對于路網建設不足的中西部地區而言,這顯得尤其重要。比如,青海西寧南繞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后,西寧主城區向四周輻射的公路主骨架網絡形成,一些路過車輛便不用從市中心“招搖過市”,交通參與者都得到方便。
優化路網結構、完善道路功能是關鍵。俗話說,“無路難,開路更難”。其實在現實中還存在另一種現象:開路難,保通更難。特別是一些地方受地理格局和經濟板塊的制約,形成若干堵點,這類腸梗阻現象往往讓全城受影響。應該科學研究路網結構打通斷點,通過加強道路養護實現路網循環順暢,并大力宣傳交通文明,使道路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比如,遼寧丹東交警為實現“緩堵保暢”,建立起機動靈活的動態勤務管控機制,“人為干預”治堵成效漸顯。
我們應該超越單純用修路治堵的思維模式,從完善城市治理、滿足市民需求的高度,采取綜合辦法予以解決。比如,有些地方的居住區、生活區和休閑娛樂區規劃不合理,市民辦事動不動就得跑十幾二十公里,人為增加了出行需求,所以工作日上下班堵、周末進出城也堵。這就需要科學規劃布局,在城市發展中注重產、城、人和諧,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有序。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3-21 16:28:56)
山東東營開展平安公路創建委安監處落實市委督辦隱患專題部署會議津臺航空貨運直航開通公路中心整治靜海區30余處國道中央分隔帶開口 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天津市客運交通管理辦公室關于調整186路中途行徑道路的批復未雨綢繆,保暢先行,公路中心組織開展清融雪準備工作海港經濟運行情況“快、實、好”解決企業問題 用心用情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