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6年12月第6386期
交通發展為貧困地區脫貧提供強大基礎設施保障。
小康路、富民路。
安全、便捷、暢行。
高山平原、湖泊濕地,一條條公路鑲嵌其中,為吉林大開大合之美增添了無窮生機與活力。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加工制造業、汽車與石化、農產品加工業在全國遙遙領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中,加快農村公路發展,扶貧攻堅、兜住底線、全面小康,吉林,正以鏗鏘的姿態砥礪前行。
前景可期,困難也不容小覷。“農村公路建設,往往留到最后的地區,都是更難啃的硬骨頭。目前,吉林還有15個貧困縣(市、區)。‘十三五’期,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將在省交通運輸廳黨組的領導下,在交通運輸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更強的決心、更大的力度,為貧困地區脫貧提供強大的交通基礎設施保障。小康路上,決不讓一名群眾因交通掉隊。”日前,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局長沈瑞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規劃先行 瞄準靶心攻堅拔寨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吉林省也隨著全國扶貧開發的進程,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沖刺期。
為了更好地將交通扶貧項目與貧困地區產業對接、與群眾的生產生活對接,實施精準扶貧,今年年初,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省交通脫貧攻堅規劃項目核查的通知》,召開了全省交通脫貧攻堅規劃項目核查工作部署會,選派廳直單位15名技術人員與市(州)一道,分別對鎮賚縣等15個貧困縣(市、區)申報的“十三五”交通脫貧攻堅規劃項目進行全面核查,摸清了建制村和自然屯通達通暢、老舊水泥(瀝青)路、資源路、旅游路及產業路建設和改造需求情況,完成了核查數據審核、匯總,并與15個貧困縣(市、區)進行了脫貧項目對接,建立了交通脫貧攻堅項目數據庫和電子地圖系統,完成了《吉林省交通運輸扶貧脫貧規劃(2016-2020年)》(簡稱《規劃》)編制工作。
靶向明確,任務清晰,省交通運輸廳以“不落一人、不丟一隅”為目標,按照“保安全、促發展、擴覆蓋”的思路,全力推動扶貧脫貧攻堅戰,力爭到2018年,改造破損老舊路2600公里、建設村屯硬化路3000公里。
建章立制 “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小康
稻香、酒香、清香、墨香,“四香柳河”之稱由來已久。但由于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四香柳河”曾經養在山中無人識。
柳河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廣增介紹說,作為省級貧困縣,“十二五”以來,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作出重要批示以來,柳河縣交通運輸局結合縣域實際情況,積極調整和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大了資金投入,建立了公路執法長效機制,提高了養護標準,積極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四好農村路”建設也成為了這個省級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先手棋。
柳河縣的“四好農村路”建設,是吉林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吉林省“四好農村路”建設也成為吉林交通扶貧的重要內容和載體。這一年,交通扶貧思路清晰、舉措創新,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吉林省農村公路建設點多、線長、面廣、量大、任務重,為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主體作用,吉林省交通運輸廳緊緊圍繞交通扶貧規劃目標和建設任務,充分發揮省地及社會的積極性,認真落實“省負總責、市(州)縣(市、區)抓落實、鄉村管理”的工作機制,明確地方政府的責任主體地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交通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為了更好地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制定了“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標準,建立了農村公路管理考核評價體系,將農村公路工作納入省政府對市(州)政府的績效考核范圍。通過定期對農村公路主體責任落實、資金籌措及實施效果等情況進行檢查考評,考評結果作為省政府對市(州)政府的績效考核主要指標和全省交通發展先進市、縣評比的重要依據,與下一年度農村公路資金切塊規模和項目安排有機聯動,與“以獎代補”養護資金傾斜掛鉤,推動交通脫貧攻堅工作的落實。
為規范和引導全省農村公路健康發展,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省交通運輸廳報請省政府出臺了《實施農村公路惠民工程的意見》,下發了《加強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通知》,開展了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活動;制定了《脫貧攻堅交通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在政策層面明確了發展目標、實施路徑與支持政策;出臺了《全省“十三五”普通公路建設省投資政策》,投資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支持范圍和傾斜幅度為歷史之最,大幅度提高了貧困地區農村老舊瀝青(水泥)路改造、自然屯通硬化路、國省干線公路及防護工程的省投資標準。
同時,吉林對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四優先”,即優先納入發展規劃,優先落實年度計劃,優先安排前期工作,優先保障建設資金。省交通運輸廳除積極爭取中央投資、預算內投資外,還開拓思路,創新融資模式,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與農發行、開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開展融資合作,從貧困地區實際出發,優先考慮貧困地區的實際困難和合理需求,為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超常力度 建設安全工程滿意工程
車輛行駛在縣道向海至團結公路上,只見沿路標志牌、防護欄、減速帶和反光鏡等安保設施配套齊全。向團路隆山至興隆漁場段改建項目,正是通榆縣今年交通扶貧規劃項目。
在吉林省內,所有扶貧規劃中確認的交通項目都同時配套安全隱患治理工程。“要讓老鄉在路上走得安全。”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長尹芝明說。
在年初全面核查脫貧攻堅項目時,吉林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的扶貧任務,除改造老舊路、新建硬化路外,改造危橋、建設生命防護工程也是重要發力點。當時的數據顯示,吉林省農村公路有危橋137座,需建設生命防護工程1771公里。
按照“保安全、促發展、擴覆蓋”的思路,今年,吉林省加大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危(險)橋、渡口改造力度,要求交通安全、排水及防護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完善農村公路臨水臨崖、急彎陡坡路段缺少的護欄、擋墻和標志標線。全年共實施安防工程506公里,改造危橋45座。
為了保證農村公路建設真正讓群眾滿意,吉林省公路管理局全力保障建設質量。通過嚴格按照《吉林省公路條例》、《吉林省農村公路條例》規范建設管理;出臺《農村公路養護與規范化管理檢查評定辦法》等制度,編印《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施工指導手冊》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內業規范化指導手冊》,有效推動了農村公路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積極推進農村公路“七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把農村公路尤其是扶貧項目建設成為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超常規的舉措帶來的是滿滿的收獲。2016年,吉林省農村公路完成投資13.7億元,改建老舊公路470公里,建成村村通和重點村屯連通硬化路1396公里,實施安防工程506公里,改造危橋45座。貧困地區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3個,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新增通硬化路自然屯996個,自然屯通硬化路率7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圓滿完成了2016年交通脫貧攻堅任務。
“不落一人、不丟一隅”,“村村通”后致力“屯屯通”,安保工程及時跟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推進……這一年,吉林交通人殫精竭慮。這一年,吉林交通扶貧行穩致遠。正值冬季,在這片蒼茫大地上,似乎已經感受到了春的氣息……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12-13 17:33:51)
【觀察】“互聯網+”能否為城市擁堵破局?圖文:天津市300余條公交線今起全部開暖風東亞運動會期間天津將開通三條臨時公交線天津市4200余部公交車檢修空調迎夏市港航局深入航運企業開展“雙萬雙服”工作引領創新方向 帶動產業升級3月1日起天津濱海新區塘沽公交105路、820路調整線路四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能力建設項目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