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10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駐河北首席記者 李書岐 記者 趙珊珊 豐家衛 馬珊珊 李玲 李婷
翻開公路行業的2015“記事本”,每一次付出都不曾辜負,每一項承諾都一字千金。
開年之時,交通運輸部公布了涉及農村公路新改建、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危橋改造、etc全國聯網等內容的更貼近民生十件實事。一年的時間倏忽而逝,公路交通領域的民生承諾落地有聲。斗轉星移間,那些令人欣喜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
變化,集結成暢行全國的小小etc卡;變化,爬上果園里繁茂的葡萄架;變化,寫進康莊路上飛揚的山歌;變化,鑄入山澗旁一道道“安全鎖”……
2015,我們是變化的經歷者、見證者、記錄者;2016,不改初心,不忘來路!
關鍵詞:四好農村路
農村公路里程突破397萬公里
2015年5月12日,交通運輸部制定并下發了《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將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到2020年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簡稱“四好農村路”)的總目標。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成為2015年至“十三五”期全國農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務,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實施。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里程突破397萬公里。
見證
行車在四川省遂寧市兩區三縣,眼前一條條平坦順暢的農村公路縱橫相連、干凈寬闊,直達房前屋后、田間地頭。來到位于縣道桂會路旁邊的遂寧市安居區香林國際農業產業園,連片的綠油油的蔬菜基地映入眼簾,圓白菜、菜心、萵筍等在陽光下生機盎然,十幾個工人正在蔬菜地里忙碌地采摘裝筐。一個工人告訴記者,這些水果和蔬菜摘下來立刻就會運到市區各大超市,最遲明天就能送到市民餐桌上。
安居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兵告訴記者,這條縣道,讓農產品到達遂寧中心城區的時間至少縮短了一半,而且良好的路況也減小了商品的損耗。這條縣道建成后,很快吸引來了外商投資打造香林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目前已建有萬畝有機葡萄產業園、三仙湖林果經濟帶和安居百泉農業基地,種了葡萄、李子等多種經濟作物,還發展了大量水產養殖。李兵說,作為遂寧的副中心,依托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近幾年安居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以“都市農業新典范”為定位,以多層次休閑觀光需求為導向,以現代農業資源為依托,走出一條現代農業+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路,也讓當地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關鍵詞:危橋改造
3100余座危橋煥新顏
俗話說:“寧隔千山,勿隔一水,山隔十里可走,水隔一步難行。”2015年年初,實施危橋改造3000座成為交通運輸部更貼近民生十件實事之一。
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危橋改造3100余座,順利完成了年度預期工作任務。一座座安全的橋,不僅使農村交通更加暢通,也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
見證
2015年,河北省滄州市交通運輸局實施農村公路危橋三年改造計劃,確定了三年消除農村公路危橋的目標,到2017年年底,245座危橋將全部改造完成。
滄縣杜林回族鄉的前流來堂村,有一座用石頭和磚搭建的小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是這個村及附近村百姓出行的要道。多年來,橋體失修,早已破落不堪,變成了一座危橋。日前,經過改造施工,這座小橋重煥新顏。
據了解,滄州市農村公路的多數橋梁都是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田水利生產橋,技術標準普遍偏低,加之長期超載超限使用,很多橋梁主體結構出現了嚴重的功能性病害,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急需改造維修。按照計劃,2015年滄州市對26座農村公路危橋實施改造。
為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危橋三年改造計劃,滄州市交通運輸局要求各縣、鄉級交通運輸系統負責做好涉及工程建設各項政策和規定的落實,全程負責危橋改造項目的實施;負責調查和確認境內村路危橋,根據具體情況,按輕重緩急制定本縣危橋改造計劃,并出臺保障措施;負責籌措和落實橋改項目的建設資金或配套資金;負責解決拆遷占地及地方協調工作,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關鍵詞:服務區評選
2000對服務區迎大考
2015年,交通運輸部把“創建100對文明服務示范服務區”列為更貼近民生十件實事之一,并以此為契機,對全國各省(區)服務區的軟硬件進行全面改善提升。一系列人性化的便民服務措施在全國高速公路上的2000多對服務區內逐步推行。
2015年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交通運輸部公路局會同中國公路學會組織35名專家,兵分七路,對各地推薦的130對候選全國百佳示范服務區進行現場考核,評選出100對硬件基礎好、服務功能強、管理精細化的“全國百佳示范服務區”。
見證
搶眼的歐式建筑,時尚的充電樁,流暢的免費wifi,餐廳里地方美食香氣四溢,品牌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質優價廉,干凈無異味的公廁內地板光亮照人,打開水龍頭溫水洗手暖手暖心……在中國第一個高速公路服務區——遼寧省沈大高速公路井泉服務區臨時歇歇腳,發幾張照片到微信朋友圈曬曬服務區的變化,不一會兒就有人點贊并留言:“這么好,居然還有充電樁!”
朋友的感嘆,也是記者的感嘆。舟車勞頓,旅途辛苦,曾幾何時,高速公路服務區僅僅是短暫休整之所。隨著現代化交通的發展和服務品質的提升,如今,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發生美麗嬗變,成為展現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一扇文明窗口。
自“神州第一路”沈陽至大連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來,截至目前,遼寧省已建成通車高速公路24條,總里程4195公里,服務區71處,由遼寧省高速公路實業發展總公司集中統一經營管理。
作為一個像家一樣的溫馨港灣,當車主在路上遇到困難,服務區必須能夠開展快速救援,主動為其排憂解難。目前,遼寧省已在27處服務區設立了救援站點,2015年1至9月總計救援1042次,救援行駛里程累積達到9.3萬公里。
關鍵詞:安防工程
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近8萬公里
安全是出行的根本。2015年,交通運輸部將“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萬公里”列為更貼近民生十件實事之一,并于3月出臺了《現有公路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方案》,選定河北、浙江、湖南、廣東、貴州、甘肅等6個省為示范省。
2015年1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現有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對6個示范省的生命安全防護示范工程實施工作進行部署。《方案》確定了24個路段4100公里作為示范路段,開展現有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示范省建設工作。
截至2015年年底,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近8萬公里。
見證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曹范鎮西峪村李大爺的家,在圣火路附近。這條路盤山而筑,山路崎嶇,一側是山壁,一側是深溝。曹范鎮的核桃遠近聞名,前兩年運核桃出山,村民們只能推著小車、緊挨著山壁慢慢下山。公路安防工程啟動后,圣火路臨崖彎道外緣安裝了防護欄,路面施畫了標線。“有了這個護欄,開車運核桃下山俺也不害怕了。”李大爺說,他家種的核桃有了銷路,家里的收入眼見著漲了上去。
近年來,山東公路建設發展勢頭良好,但由于公路點多線長面廣,多數路段建成通車時間較長,各地交通環境差異較大,部分公路尤其是農村公路安全隱患較突出,道路交通事故易發多發。為了推動民生工程科學有序的實施,2015年6月12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制定了《關于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方案》,計劃投資983億元正式啟動全省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將實施公路安防工程作為拉動經濟穩增長的重大舉措,列為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公路安防工程的順利實施為百姓出行加了把“安全鎖”,使出行不再難、不再險,也加快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關鍵詞:交通扶貧
5500億元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公路建設
2015年12月4日,全國交通扶貧工作會議在甘肅蘭州召開,總結交流“十二五”期交通扶貧工作。
交通運輸部始終高度重視貧困地區的交通發展,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有計劃、大規模地組織開展了交通扶貧工作,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出臺特殊支持政策,簽訂部省共建協議,5年累計安排約5500億元車購稅資金用于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公路建設,帶動全社會對公路建設近兩萬億元投入。各省(區、市)黨委、政府結合實際,也相繼采取了一系列加快交通扶貧工作的政策舉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貧困地區“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路網結構得到明顯改善,交通對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貧困地區發展面貌得到切實改變,“十二五”交通扶貧脫貧成績斐然。
見證
這段時間,趁著雨水多不用去地里干農活,龍秋鳳阿婆做了幾個刺繡的小挎包,等過兩天,就有外面的企業來村里收購。
隨著2013年村口到鄉鎮的那條水泥路的拓寬改造,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老家寨村的苗俗風情游越來越紅火。這個村落里精致的苗繡也隨之聲名遠揚,村里不少老人像龍秋鳳一樣,重新拿起了繡棚。因為純手工的苗繡精美靈動,又有專門的企業來預訂,老家寨村的苗繡工藝品從不愁銷路。
在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楠木橋村,村支書譚澤勇也在盼著“貴客”的到來。不久之后,中國農科院的科研開發人員將到村里來,對當地自產的葡萄酒進行開發,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來,依托262省道便捷的交通條件,楠木橋村改造了通村公路,創建了大學生村官創業園,扶持村民在家門口創業。村里種植藍莓、高山葡萄,自釀果酒,紅心獼猴桃的種植規模也由前兩年的150畝擴大到2000多畝,百姓收入節節升高。
關鍵詞:etc聯網
2100萬用戶一卡暢行全國
2015年9月28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全國etc聯網電視電話會議上宣布,全國etc聯網目標實現,2100余萬用戶實現一卡暢行全國。
全國etc聯網是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也是2015年交通運輸部更貼近民生十件實事之一。
2015年,各地交通運輸部門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實現全國etc按時分批有序聯網,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建立,聯網規模效益逐步顯現,實現全國超過10萬公里的高速公路e卡暢行。
見證
從2015年4月25日到6月8日,艷陽高照也好,陰雨連綿也罷,河南省高速公路聯網監控收費通信服務公司的技術員項煜每天都在路上。
6月初,記者在蘭南高速公路通許站見到他。他正準備進行下一輪的聯網測試。“每一個收費站,需要4輛車檢測5個來回。”繁忙的項煜語速很快,快速介紹著測試工作。濕熱的天氣下,他黝黑的皮膚下沾滿了汗珠。
聯網測試組的成員,以80后為主力,一律的黝黑膚色,項煜是其中一個。黝黑膚色,不是他們本色。在外測試的幾十天里,測試組每一個成員,都經歷了從“小白”到“小黑”的蛻變。
在路上的每一天,都有著相同的節奏:七八點從賓館出發,開車直接奔赴收費站。到達收費站的第一件事情,是拿出濕漉漉的衣服晾在收費站所員工宿舍陽臺上,再開始一天的檢測工作。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項煜和他的團隊一共檢測了80個收費站,行程超過10萬公里。
黝黑的膚色,是幾個月來在路上奔波的印記;成功聯網,是每一個人奮斗的目標。如今,河南etc已經成功并入全國網絡,回想幾個月的付出,項煜們苦過累過,但終有收獲。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1-12 11:01:07)
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重慶首個高速路橫風預警系統投用天津公交細致服務確保乘客夏季乘車一路涼爽首屆草莓音樂節黃金周地鐵2號線將延時廣西交通今年引入83億元民間資本軌道交通集團全力以赴做好兩會期間運營保障工作京津冀三地機場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在北京舉行天津西站京滬高鐵調整部分線路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