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7年2月第6425期
日前,綜合交通出行大數據開放云平臺(以下簡稱出行云平臺)聯席會議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在北京召開。38家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17家觀察員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自去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驚艷亮相后,“出行云平臺”開啟政企合作服務出行新模式,得到了行業內外的眾多關注。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出行云平臺”各項管理制度正在完善,數據挖掘應用初顯成效,前景讓人更加期待。
形成制度體系 專業團隊運維
如何申請和開放數據,怎樣才能享受平臺服務,聯席會議是什么架構?制度設計關系著平臺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為此,會上發布了《出行云平臺聯席會議章程(暫行》和《出行云平臺管理辦法(試行)》。確定聯席會議由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召集,辦公室設在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據了解,工作組還編制了“出行云平臺”接入與開放目錄、使用手冊、使用協議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初步形成了平臺制度體系。
在硬件方面,“出行云平臺”通過采購百度公有云完成硬件環境的搭建,目前具備了pb級數據存儲功能、億次/每秒運算效率。平臺軟件也已建設完成,并通過了國家應用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軟件測評。為保障平臺用戶數據的安全傳輸,平臺還進行了數據傳輸通道升級,部署了相關數據傳輸加密算法。
在運維機制方面,“出行云平臺”引入互聯網思維,基于用戶實時更新的功能需求,以7天為周期不斷迭代完善平臺功能。目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和百度組成“出行云平臺”專業運維團隊。圍繞“云平臺運行無重大故障,保持高可用性和確保信息安全”的目標,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簡捷高效的運維服務。
據介紹,“出行云平臺”已經吸引了全國16個省市交通行業管理部門、2家互聯網公司、5家技術企業、5家科研院所等實現了數據對接,初步形成了9個基礎類、3個專題類共102余項動靜態數據(如每月南航航班計劃信息、重慶市出租車動態數據、四川省普通公路路線信息、聯網售票信息等)的匯聚。當前數據已經可以支持交通運輸行業個性化的數據挖掘分析工作,預計未來將吸引更多行業數據開放,全面形成跨區域、跨單位的綜合交通出行數據的開放局面。統計顯示,“出行云平臺”上線1個月注冊用戶已經接近千個,數據總瀏覽量達到5萬次以上,數據及服務申請總數為540個,數據免費下載量達到1203個。
數據服務成效初顯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部分行業管理單位已經享受到了平臺的數據服務。如通過平臺“開發服務”,江蘇省實現了實時公交、實時路況、智能躲避擁堵等功能,提高了公眾出行效率。重慶市完成了出行服務網站地圖的更新換代,并通過網站及手機app的出行引導功能,實現火車北站南北廣場乘客引流。
通過使用平臺提供的“決策服務”,江蘇省、河南省、重慶市、四川省、遼寧省已經開始使用基于交通運輸行業數據和百度出行行為數據融合的擁堵路況分析、出行通勤分析、城市掃描服務、人群熱力分析等決策支持系統,實現了日常交通運行狀態監控、節假日交通流量預測,為行業管理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工作組也在積極開展專題形式的大數據分析,利用定位大數據和智能化分析技術,開展春運“黃金周”期間的全國人口遷徙量、出行距離特征、熱點出行路線等方面的分析工作。
目前,“出行云平臺”吸引了2家互聯網公司、12家技術企業、3家科研院所等共17家機構提供決策與出行服務,包括地圖服務支持、春運服務評估、道路擁堵預測、路網管理、道路氣象支持等7大類共26項決策服務,近百項出行服務開發基礎接口和4項共建服務接口。這些對于服務各地方政府行業管理以及出行信息服務技術開發具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打造優質資源 制定反哺計劃
據介紹,今年“出行云平臺”將重點打造平臺優質資源,包括安全快速對接數據和服務資源,接入更多高質量的數據,遴選接入高質量的決策分析服務及開發服務,積極響應高校和科研需求等。此外,“出行云平臺”將主動對接提供數據的各省(市、區)交通運輸部門,根據部門需求和數據情況,制定數據反哺計劃,實現“十三五”交通運輸數據分析挖掘、共享開放和決策支持服務等相關任務要求。同時通過系統宣傳、技術交流和企業對接會等多種形式,推動平臺服務提供方與行業需求的無縫銜接,推動行業創新服務的實現。
為了鼓勵平臺用戶提供高質量數據和服務,“出行云平臺”還將建立評估與激勵機制,針對數據提供者、服務提供者、用戶等不同對象,圍繞數據或服務內容、質量、規模、響應速度、下載量、申請通過量等核心指標,建立合理的評估體系,評選“年度十佳平臺突出貢獻獎”、“年度十佳數據開放獎”、“年度十佳創新服務獎”等,建立正向激勵機制。
除了確定2017年的具體任務,會上還介紹了“十三五”“出行云平臺”發展思路和目標,即秉承“開放海量交通數據,眾創決策開發服務”的理念,加快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數據資源開放和應用,落實國家促進大數據綱要中的任務和要求,充分釋放交通運輸數據資源活力,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覆蓋全國各省(市、區)綜合交通出行領域的數據開放應用平臺,全方位實現出行數據開放、應用服務開放和決策支持服務,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大數據生態環境,促進綜合交通大數據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具體目標包括接入50%以上省級交通運輸部門,靜態數據中可直接獲取的數據比例達到70%,響應超過50家以上的大學、科研機構的數據需求等。
各方觀點
作為交通運輸行業首個數據開放平臺,此次聯席大會上,各成員單位和觀察員單位表示看好“出行云平臺”的發展前景,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其運營方式需要繼續探索研究,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見。
百度:開放、共享、公益,“出行云平臺”的定位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百度在“出行云平臺上”分享了北京后廠村路交通治堵的案例,大量的下載和瀏覽說明了平臺有著廣泛的關注度和需求。在平臺上,企業可以通過提供智能交通服務與交通、交管等部門合作,而且企業可以帶動更多企業接入平臺,豐富主體單位的組成。下一步,百度會把更多的數據脫敏后在平臺上開放。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希望平臺進一步明確數據開放分類細則,建議接入交管、氣象、旅游等對交通有影響的跨行業數據。
南航:南航已經在平臺上共享了航班計劃數據,下一步希望和公路、鐵路企業共享信息,合理進行規劃及安排運力,期待和各地運輸企業、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提供空地聯運產品,為出行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東南大學:找不到可信、高質量的數據是科研工作面臨的難題之一。以前經常要去國外機構找數據,所以“出行云平臺”對科研工作是個利好。建議在數據脫敏方面,平臺能對數據傳輸方提供法律咨詢方面的服務。
北京工業大學:建議組織專業化隊伍承擔數據清洗、脫敏、質量控制等工作,提供更主動的服務。數據提供方在開放數據的同時提需求,有導向性的換取服務或分析報告。作為高校,在平臺上獲取數據后,可以貢獻計算模型。
高德:很看好“出行云平臺”的發展前景,高德導航的特點是快速發現事件,實時發布事件。如果能融合平臺上的交通運輸行業數據,可以讓導航服務更精準,更貼心。作為“出行云平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多貢獻力量,通過政企合作方式,為行業部門提供優質的開發和決策服務,并和各成員單位共同努力,推動平臺生態循環。
中國交通報社:“出行云平臺”的出現打開了一扇門,讓交通數據流動起來,煥發生機,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于行業和社會,善莫大焉。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的主流媒體,中國交通報社會對“出行云平臺”的發展動態進行跟蹤報道,對平臺數據挖掘解決行業問題的案例進行深度解讀,引發更多的關注,傳遞正能量。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2-15 16:20:51)
天津機場將建統一免費Wi-Fi網絡覆蓋所有候機區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2015年度道路用瀝青等五類交通運輸產品質量行業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資格中心組織召開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考試受理點負責人工作會議探索融資新模式 推進管養市場化武漢城市橋梁安全監控推廣“北斗”系統四川綿陽至九寨溝擬建高速公路“海娜號”下周開始以天津為母港運營主打日本航線迎大慶 保安全 重質量 公路中心多措并舉全力推動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工程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