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延高速:陜西公路建設的綠色樣本

發布時間:2024-12-13 點擊:54
中國交通報2016年10月第6345期
一頭連著華夏人文始祖黃帝陵,一頭系著革命圣地延安——陜西黃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擴能工程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如今,踏上黃延高速公路,90分鐘便能實現5000年人文歷史的時空穿越。
黃延高速公路是包茂線在陜西境內的組成路段,全長154公里,概算投資約217億元。開工以來,建設者以創建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為目標,秉承工匠精神,在“從99%到99.99%”的極致追求中提高工程質量和建設品質,打造出陜西省首條綠色公路。
想方設法變廢為寶
走綠色環保節能發展之路,是黃延高速公路項目的追求。建設者注重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施工、運營、養護等建設過程中。
可循環材料使用是亮點之一。在建設者的精心構思下,廢舊輪胎、隧道棄渣、粉煤灰、表層腐殖土等由廢變寶,成為重要建設用料。黃延高速公路全線路面上面層采用橡膠瀝青混凝土,總面積約486萬平方米,共消耗廢舊輪胎約579萬條,不僅變廢為寶,也增強了路面耐磨性,提高了行車的舒適度。
在路面上面層施工前,建設者對下承層平整度不滿足要求部位進行精銑刨,施工中安排專人負責碾壓次數和效果控制,并用小鋼輪對邊部進行精細碾壓,最終路面平整度達到了99.45。“這是我從業以來取得的最高分,項目施工難度很大,但換來了道路更好的使用性能和更長的壽命。”黃延高速公路路面二標項目部經理魏慶軍告訴記者。
隧道棄渣也大有用處。建設者采用“三級篩選”進行再利用,將優質碎石用于隧道襯砌混凝土骨料,將次級碎石用于路面墊層,其余殘渣則用于路堤填筑。
通過在全線的橋梁樁基、承臺、系梁等低標號混凝土中摻加粉煤灰,并在路面底基層、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中增加6%的粉煤灰,項目減少生產水泥所需能耗約1.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4萬噸。
去年4月22日,黃延高速公路項目被交通運輸部列為“綠色公路示范項目”,并獲得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1404.85萬元。
在線監測能源消耗
據統計,黃延高速公路的“綠色實踐”包括綠色能源應用、綠色施工技術、綠色服務區、智慧公路、綠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等6大類33項,其中專項資金支持項目12項,綠色循環及配套類項目21項,實施期為2015年至2018年。
在加強綠色交通建設方面,黃延高速公路項目建立了高速公路能源監控管理系統,對運營管理中心、監控中心、收費站、隧道、服務區、養護工區等部門的能源消耗進行在線監測和統計,參考交通特點、自然條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能源控制策略,每年可節約用電598萬度、節約用油7.08萬升、節約用水3.63萬噸。
黃延高速公路擴能工程建設管理處處長申來明介紹:“這幾年,通過黃延高速公路綠色循環低碳公路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在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運營管理等環節中總結了具有推廣價值的技術、工藝、材料等,形成若干綠色公路建設地方性標準,編制了陜西省綠色循環低碳公路發展手冊和指南,將向全省推廣。”
同時,建設管理處還開展了16項課題研究,其中《瀝青路面施工碳排放評價方法及低碳技術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碳排放評價體系,將有助力彌補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碳排放的技術空白。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10-17 16:32:55)

全國港口首個快遞品牌“泰通快遞”正式投運
晉豫兩省5個高速項目對接建設
天津站春運首日客流平穩初六返程票開售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關于印發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
天津濱海新區公交線達72條實現全覆蓋
加強消防安全培訓 提升防火自救能力
打造品質工程在建更在管
舉旗定向礪初心 踔厲奮發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