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7年2月第6437期
神州大地春來早,聞雞起舞展新篇。
進入2017年,浙江各地“擼起袖子加油干”,抓住和用好黃金時期,以“八八戰略”和“四個交通”為總綱,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現代交通運輸“五大建設”,高標準構建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美麗經濟“四大交通走廊”。加快實施萬億綜合交通工程,努力打造1小時交通圈,著力補齊交通運輸發展短板,加快建設全國現代綜合交通示范區,為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兩美”建設當好先行,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浙江交通將闊步前進,譜寫新的華章!
杭州 99個重點項目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
2017年是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杭州持續發揮“后峰會、前亞運”效應,加快城市國際化、建設世界名城的重要一年。杭州交通將繼續擴大有效投資,改革創新,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
堅持穩增長促投資,加快交通重大項目建設。今年杭州計劃完成綜合交通有效投資478億元。圍繞“建成一批、續建一批、開工一批、前期推進一批、謀劃一批”的思路,協調推進99個重點項目建設,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200億元。確保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寬杭州段工程等15個項目建成,推進建設杭州繞城西復線等30個項目,開工建設千黃高速公路淳安段等16個項目,加快推進杭州組團環線等38個項目前期研究。
堅持改革創新,深化關鍵環節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杭州將繼續推進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改革完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編制機制、綜合交通運輸服務機制、綜合交通執法管理體制機制,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交通投融資體制和綜合交通運營管理機制等方面的改革。
堅持便民惠民,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打好五年治堵工程收官之戰。杭州將總結峰會優化公共交通服務的經驗,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實現公共交通更加優先發展,城市交通擁堵有效緩解的階段性目標。新辟和優化公交線路40條,開通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西北段、2號線二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南段,進一步增強公交和地鐵兩網融合,加快推進杭州都市圈運輸一體化,提升杭州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交通樞紐功能。繼續推進綜合運輸示范城市建設。創新貨運服務方式,繼續依托“三港一平臺”加快交通物流業發展。推進駕駛培訓行業改革發展。
嚴守行業安全底線,提高交通治理能力。杭州將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強隱患排查整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加強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建設,加快行業轉型發展。杭州將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快速發展,深化綠色交通城市建設,加強科技教育創新。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鍛造勇立潮頭的交通“鐵軍”。杭州將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深化最美行業創建工作,馳而不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十三五”期,杭州交通將圍繞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樞紐的總目標,進一步完善綜合一體的交通設施系統、安全便捷的運輸服務系統、互聯共享的智慧交通系統、綠色低碳的生態交通系統。至“十三五”末,杭州將形成以杭州蕭山機場、杭州東站、杭州西站三大門戶樞紐為主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城市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范建軍
寧波 為建設國際港口名城當好先行
2017年,寧波交通立足找準在“浙江方位”“寧波坐標”中“交通定位”,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做好“加減乘”法運算,加快構建多式聯運國際樞紐、國家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建設群眾滿意交通,為寧波建設國際港口名城、打造東方文明之都,早日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當好先行。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加大基礎設施供給力度,重點做好“加法”文章。全年計劃實施161個重點工程,完成建設投資260億元。全年新增公路里程77公里,提高公路網密度1個百分點,達到11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方面,建成杭州灣跨海大橋杭甬高速公路連接線,新增里程22公里,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提高到518公里。鐵路方面,利用現有蕭甬線,建成寧波至余慈城際鐵路一期,新增里程58公里。
加大運力結構調整力度,“加法”和“減法”一起做。一方面,在城市客運運力供給上繼續做好“加法”。全年新增公交停靠站250個,新增(開工)公交場站面積12萬平方米。市區新辟優化30條公交線路,完成20條線路提速,開通定制公交、社區微循環等特色線路5條。新增200個公共自行車網點、5000輛車。另一方面,在道路貨運運力供給上重點推動減量降本,做好“減法”。繼續通過企業的兼并重組聯營、海鐵聯運和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等,在2016年基礎上力爭再減少一批道路貨運企業和車輛,提高經營集約化程度和規模效應。
加大供給方式改革力度,重點做好“乘法”文章。改革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功能,能產生很強的乘法效應。寧波交通在供給方式改革方面,重點找準三個突破口,積極穩妥推進。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屬地為主、統分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行政區劃調整后市與相關區交通管理體制,重點建立健全海曙區、高新區、江北區的交通管理機構。今后市級交通運輸部門將把更多精力放在發展戰略、政策、規劃、計劃的制定上,負責統籌、指導、監督、考核;核心區以及高新區則著力抓執行、抓實施、抓落實。
二是深化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重點改革“兩輛車”的管理體制。“一輛車”是公交車,著重推進兩方面改革,公交要實施國有化改造,將鄞州等地的民營公交逐步收歸國有,與市公交總公司成立公交集團;全域公交要一體化發展,特別是區與區之間、縣與縣之間的公交線網要加密,銜接要順暢,運行要高效。通過國有化和一體化改革,逐步形成全市公共交通“規劃、政策、運營”三個統一,加快實現“一城一交”。“一輛車”是出租車,重點抓好網約車的管理,加快推進考試、發證、平臺建設等工作,推動網約車和巡游出租車融合發展。
三是深化要素保障機制改革創新。特別是資金方面,將繼續廣泛吸引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央企、國企和各類金融機構,通過ppp等各種形式參與交通建設運營,為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寧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任 勞可軍
溫州 加速推進綜合交通建設大發展
圍繞“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的藍圖和2017年工作目標,溫州交通計劃完成投資350億元以上,把存在扯皮現象的跨區域項目、在老百姓中影響重大的項目作為重點,千方百計采取組合拳,切實加速推進,全面增加群眾的獲得感。
狠抓重大規劃前期。深化都市區互聯互通規劃研究,著眼都市區對外、區域和城市內三個層次,進一步梳理重大交通項目,深化綜合交通樞紐、物流園區及周邊集疏運體系等重大項目研究。開展綜合交通產業規劃研究,抓緊推進交通旅游規劃研究,重點深化郵輪、游艇、物流、交通建筑業及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規劃及政策研究。全力攻堅重大項目前期,以“高鐵速度”加快重大項目前期審批;加快杭溫高鐵等工程前期工作,盡快實現全線開工建設。
狠抓“四好農村路”建設和“村村通”。完成330個建制村通客車,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330公里。突出重點加快建設,按照“村村通”要求,盡快厘清農村公路改造提升、安保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加快推進建設進度,確保客車按時開通運營。積極創新全力開通,全面總結推廣金華磐安、平陽及麗水的經驗,明確標準、確定模式,創新擔當、超常規的推進“村村通”工作落實。
狠抓公交優先發展。建設公交基礎設施,加快市域鐵路s1線、s2線及配套設施,快速公交brt1號線延伸段、2號線和3號線以及公交場站等項目建設,全力構建多層次城市綜合公共交通服務體系。改善地面公交服務,圍繞市域鐵路和快速公交brt線路,調整常規公交線網布局,按新布局新增、優化線路;創新推廣社區巴士、定制公交等,努力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和市民滿意度。完善公交發展機制,研究建立中心城區周邊公交一體化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公交成本規制和公交運營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探索公交線路調整社會評價機制等,切實建立并完善公交發展長效機制。
狠抓路邊“三化”及美麗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城市森林大道建設,繼續實行“兩比兩看”——年內比設計藍圖、看決心,明年夏季比現場效果、看成果;堅持路邊“三化”工作力度不減,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創新推進橋下空間整治利用、沿路廣告牌拆除等重點難點工作,真正扮亮路邊環境。
狠抓要素體制保障。深化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全力先行探索“一城一交”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加快推進地方鐵路(包括市域鐵路)建設監管和市域鐵路運營管理機構建設,積極推進市縣交通運輸集中執法改革。創新項目建設投融資,總結推廣文成縣國省道ppp模式建設經驗,繼續鼓勵指導開展ppp模式創新。推進行業市場化改革,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創新公路養護及應急搶險的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模式,推進維修、駕培、道路客運等市場化改革。創新港口水運發展,全力發展江海聯運,創新甌江口航區管理模式,促進貨物運輸“棄陸走水”,重點加快樂清灣物流園區、郵輪碼頭建設,推進港產城聯動發展。
溫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董慶華
嘉興 今年投資億元推進綜合交通建設80
2017年,嘉興交通將圍繞省委省政府“四大交通走廊”、市委“四網一路一空港”的戰略布局以及“1210交通強省行動”,深化認識、拉高標桿,揚長板、補短板,全面推進綜合交通“8411”發展戰略,為加快建設嘉興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支撐。
實施大會戰,全面加快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建設。保持合理增速、擴大有效投資,按照“穩中求進”的要求和“四個重大”投資增長15%以上的目標,2017年嘉興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80億元,其中公路水路機場計劃投資65億元,鐵路軌道計劃投資15億元。著力推進建設連通市域內外的高等級公路網、市域鐵路網、軌道交通網、海河聯運網建設,重點抓好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杭平申線、京杭運河、浙北高等級集裝箱通道、湖嘉申線航道二期等一批省市重點工程建設推進工作,全力補齊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短板。
服務民生需求,持續改善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改善群眾出行體驗,圍繞“兩個明顯”的目標,堅決打好城市擁堵治理收官戰,在增進百姓福祉、提升民生保障力方面,爭當“急先鋒”。主城區公交分擔率提高1.2個百分點,深化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完成“鎮村公交服務標準化”全國試點任務,開展快速公交brt專項研究,強化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優化城市交通組織和管理水平。
落實“降本增效”,全面提升運輸整體效能。圍繞進一步提升物流運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探索多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實施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全面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積極打造現代交通物流產業集群。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多式聯運組織模式,培育專業化市場主體,構建與國家平臺對接共享的物流信息網絡體系。
注重生態質量,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以鐵的決心加速交通生態建設,圍繞“萬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建設,全面提升綠色交通建設水平,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深化交通運輸部綠色交通城市試點建設。開展“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專項行動,突出做深行業減排文章,完善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應用節能環保交通運輸裝備,嚴格交通運輸排放控制,優化交通運輸組織模式,加快智慧交通建設,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美麗農村公路建設,深化交通環境系列整治行動。
加強改革創新,積極創建綜合交通新體制新機制。對照嘉興市委補短板行動計劃,圍繞交通運輸發展的難點、熱點,列出責任分工、目標任務“兩張單”,著力突破發展瓶頸,構建“大交通”的工作格局。創新完善綜合交通管理體制,鞏固創新“平安交通”創建新局面,深化“法治交通”建設,推進行業減費降負,穩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落實“信用嘉興”建設要求。
打造交通紅船鐵軍,全面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水平。始終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嚴抓嚴管干部隊伍的決心不能松,加快打造一支勇立潮頭的交通紅船鐵軍,為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
嘉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顧國強
湖州 搶抓新機遇打造新格局實現新跨越
2017年,湖州交通將全面貫徹落實湖州市委市政府和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各項部署要求,緊緊圍繞“五個交通”建設,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穩步推進“基礎設施網絡、運輸服務體系、行業治理能力”三大工程,加快打造形成周邊省市主要城市“一小時交通圈”和市縣(區)“半小時交通圈”。
大力推進綜合交通建設。今年湖州交通總投資計劃122億元,力爭達到150億元,范圍涵蓋“鐵、公、水、空”各個方面。加快推進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工程、湖山大道等項目;開工建設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復線、104國道湖州段;重點推進京杭運河三級航道整治、長湖申線航道西延工程;大力推進鐵公水綜合物流園、安吉物流園等工程;實施德清通用航空機場工程等。
多層次推動物流降本增效。抓緊修編出臺湖州港總體規劃,推動在部省層面簽訂支持湖州市“示范區”建設的相關政策協議。加快推進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工程前期,深化與長三角主要港口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暢通江河海聯運集疏運體系。扎實做好物流政策研究、體系規劃、企業扶持等工作,完善物流產業布局和扶持政策,培育龍頭企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全面提高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
全力打好城市治堵沖刺之戰。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新辟優化公交線路30條,實施公交線路純電動化改造12條,新增400輛公交車支持移動支付;推廣綠色生態守時示范線和車廂文化示范線各7條。到今年年底,實現“中心城區公交分擔率在上年基礎上再提高2個百分點,群眾對城市交通滿意度達到80%以上”的目標。
全方位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加快運輸服務一體化進程,統籌和加強鐵、公、水、空以及管道等各種運輸方式的綜合有效銜接,優化客、貨運場站布局功能,推動聯程聯運發展;持續加強公路、航道養護管理,堅持“建管并重”理念,深化公路精細化管理和航道專業化管理,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加強橋隧檢測監管力度;嚴格履行市場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堅決打擊超限超載、非法營運等違法違規行為。
多舉措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工作,完善行政執法“三基三化”和“四統一”建設,推進法治政府部門建設;以創建交通運輸部綠色交通試點城市為主線,深入推進內河集裝箱運輸、公交電動化、電動出租車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深化“兩路兩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專項治理行動;深入實施“互聯網﹢交通運輸”建設行動,制定實施交通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推進智慧公路、智慧港口、電子航道、聯網售票、現代物流等項目,著力建設現代化智慧交通體系。
高標準打造交通隊伍“鐵軍”。制定出臺《關于從嚴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打造逢山開路爭先鋒遇水架橋走前列的湖州交通鐵軍的實施意見》,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嚴格落實“兩個責任”,推進“陽光交通”建設,完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當面報告制度,著力構建透明有效的權力運行監督制約體系。
湖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房石磊
紹興 『一戰三建設』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2017年,紹興交通將以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工作主線,以“一戰三建設”(即綜合交通建設大會戰,建設品質交通、建設民生交通、建設創新交通)為工作抓手,推進“十三五”規劃、“補短板”行動計劃全面實施。
開展綜合交通建設大會戰。組建大會戰指揮部辦公室,實行集中辦公。建立四級“項目長”制。建立工作清單和問題清單,每月分類通報,綜合排名。針對制約項目推進的突出問題,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前期報批突破、政策處理“清零”、工程推進立功、品質工程提升、“村村通公交”和媒體宣傳造勢等“六大專項行動”。具體任務是:開辟“九大建設主戰場”。鐵路方面,全線開工建設金甬鐵路紹興段、杭紹臺鐵路紹興段,確保無障礙施工;軌道交通方面,開工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火車站至高鐵中心站、紹興風情旅游新干線;高速公路方面,開工建設市區環城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孫端互通、常臺高速公路新昌南互通,建成紹諸高速公路諸暨延伸線;普通干線公路方面,推進市區國省道功能外移,加快104國道柯橋段等項目建設;農村公路方面,開工建設環會稽山國家森林公園美麗公路等項目;樞紐站場方面,開工建設杭紹臺鐵路紹興站、鐵路紹興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建成上虞客運中心;水運設施方面,開工建設曹娥江中上游航道及船閘改造等項目;通用航空方面,開工建設新昌(嵊州)、諸暨祥躍通用機場;“村村通公交”方面,啟動全市“村村通公交”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
建設“品質交通”。打造美麗公路、美麗航道,推進“紹興高速”服務品牌建設、普通公路服務區建設,抓好鏡湖片區“四江”水環境治理。規范交通運輸市場秩序,進一步打造“四路共管”的紹興治超品牌,完成非現場執法設施三年建設任務。創建“綠色交通城市”,推進新能源車輛(船舶)推廣、公路養護“四新”技術推廣等工作。加快大數據應用,建成市級綜合交通指揮平臺,建設綜合交通數據中心二期、易行紹興四期、公路治超非現場執法平臺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信息監管系統。
建設“民生交通”。優化三區公交線網,確保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達標,實現全市公交“一卡通”。繼續發揮路地對接會商機制作用,實現越城、柯橋、上虞三區鐵路公交化服務。引導道路客運企業整合現有線路,建立聯程服務網絡,提升道路旅客運輸效率。
建設“創新交通”。推進物流發展,打造面向重點行業產業鏈的物流服務體系。對接寧波舟山港,暢通江海聯運,推進水路集裝箱運輸發展。引導水運產業向“一河兩江”沿線布局遷移。加強網約車聯合監管,推行網約車平臺、車輛、人員經營許可聯合審查,引導巡游車轉型升級,建設小汽車客運信息服務監管平臺,加強智能化監管。創新投融資渠道,整合各投資主體的資產和力量,做強做優交投集團融資平臺,探索ppp模式應用。
紹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張德勝
金華 全力打造綜合交通廊道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2017年,金華市將堅持以“兩高三快五大”為主攻方向、以“一軸一圓一通道”為戰略重點、以“綜合交通六大工程”為戰略舉措的綜合交通總戰略,突出“3512”工程和“兩治三創四化五嚴”工作抓手,全力打造綜合交通廊道,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抓重點項目建設,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今年金華市綜合交通建設計劃投資259.52億元,同比增長30%,安排“四個一批”項目13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7個,完工項目26個,續建項目26個,前期項目44個。
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行業重點領域改革。2017年,爭取開通都市區內義烏至浦江、義烏至東陽、東陽至橫店快速公交(brt),積極謀劃金華至蘭溪、武義快速公交(brt)的前期工作;整合做強市縣兩級交通發展投融資平臺,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深度合作銜接,強化利用優質土地資源的合作開發,創新建設資金還貸機制,大力推廣bot、ppp、tod投融資創新模式。
依靠創新驅動引領,推進交通運輸轉型升級。建成金華綜合交通應急指揮中心信息平臺(二期),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節能環保車型車輛占比達到55%,繼續推廣和普及農村公路蓄能自發光工程,推廣浦江城鄉綠色公交一體化試點經驗。創建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示范縣2個,創新“美麗交通+”模式。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道亂占”主干道完成整治60%、次干道完成30%。深入推進“路警聯合治超”新模式,公路超限率控制在3%以下。浙中公鐵水多式聯運示范項目力爭入選全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第二批示范項目計劃。積極推進甩掛運輸、無車承運人運輸等多式聯運新模式。金華到寧波通道公鐵聯運比重提高到30%。
全力抓好交通民生實事工程。大力推動平安交通建設,深入推進“安全生產規范年”等專項活動。市域軌道交通103.86公里全線開工,新增30條公交線路,300輛公交車支持移動支付,新增更新公交車100輛,新改建公交站點100個,新增停車位3000個。創建美麗公路1000公里,試行公路養護工程“代建制”,打通農村公路“斷頭路”11條。開展建制村客車“村村通”攻堅行動。新建etc服務網點30個,新增etc車道10條、用戶16萬,客車etc使用率達30%。力爭轄區內服務區均達到三星級以上,因地制宜建設普通公路服務站(點)16個以上。開展惠民港航工程,加大42.3公里通航航道養護疏浚力度,爭創美麗渡口3個,完成渡埠改造項目3個。繼續實施路況提升三年整治行動,著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實施減費降負。
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城市治堵工程。提升公交服務品牌和水平,推廣智能公交技術應用,探索高峰通勤巴士、定制公交、社區小巴等靈活多樣的特色公交服務。重視城市路網優化和公共靜態交通建設,探索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中心城區靜態交通供需矛盾。重視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設和縣域治堵,深化市縣兩級治堵工作機制,切實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工作格局。
金華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邱建中
衢州 力求實現四項指標全力構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
2017年,衢州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深入推進現代交通“五大建設”,積極融入浙江省“四大交通走廊”,力求實現四項主要指標: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60億元、確保上級黨委政府各項工作在交通系統的貫徹落實、確保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穩定、確保交通運輸廉政建設平穩,不斷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和民生保障能力,全力構建現代交通運輸體系。
加快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確保建成衢江航運開發工程、46省道樟潭至廿里公路、衢州客運東站以及美麗農村公路改造提升等一批重點項目;新開工衢州港衢江港區和龍游港區、351國道龍游橫山至開化華埠段公路工程、美麗沿江示范路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衢州市綜合客運樞紐工程、衢州傳化公路港物流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實現杭金衢金華至衢州段拓寬改造及3個互通工程開工建設。
強化交通建設資金保障。以351國道和美麗沿江示范路為重點,創新交通項目融資模式,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
全面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機制。繼續完善《衢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試行)》文件,推動公交服務質量考核機制、政策性虧損補助機制、成本核算機制、績效評估機制全面落實。
推進道路運輸市場化改革。引導長途客運行業轉型發展,深入推進出租汽車市場化改革,繼續推進“先培后付、計時收費”駕培改革。全面實施《衢州市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辦法(試行)》,加強與公安、安監、環保等部門合作。基本實現農村客運班線全覆蓋。
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加快推進“智慧衢州”與“智慧交通”的深度融合,推進區域間公交“一卡通”工程和道路運輸行業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行業信息資源,提高服務和監管水平。
加強港航管理和水上運輸市場培育。圍繞2017年衢江航道具備通航條件的目標,加強港航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培訓和提升。同時,與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委、巨化集團、元力集團等單位對接,做好水上運輸市場的培育。
繼續做好簡政放權工作。圍繞“最多跑一次”的目標,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進一步完善市級交通權力和責任清單,推進審批事項的取消下放工作。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群眾辦事創業。
全力做好平安交通建設。加大客運車船、危化品運輸、港口危化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力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力做好重大活動和節假日通行安全保障、防御強臺風及雨雪冰凍災害應急保暢任務。
加強黨風廉政和行業軟實力建設。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切實落實“兩個責任”,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執行,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深化“最美行業”創建,繼續大力挖掘行業先進典型。加強人才干部隊伍建設,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和年輕干部培養工程,繼續大力選派年輕干部赴基層一線、重點工程實踐鍛煉。
衢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范家明
舟山 把握黃金時期開啟交通基礎建設『加速模式』
2017年,舟山市交通運輸工作將以擴展對外通道,完善內部網絡,促進轉型發展,打造民生交通為主線,全力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努力形成新區交通基礎設施大投入、大建設的高潮。
完善規劃研究,加強項目謀劃。適應甬舟鐵路、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等重大項目帶來的交通變革,圍繞新區重大戰略目標任務謀劃重點項目建設。深入謀劃舟山群島環島游和水上巴士等特色化的水上旅游線路,針對熱門旅游島嶼規劃布局一批功能適應的群島環島游碼頭,著手啟動配套碼頭的前期工作。
擴大有效投資,形成建設高潮。2017年計劃完成67個項目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71億元,預計同比增長幅度超過一倍。全市安排重點交通項目11個,年度計劃投資60.3億元。全面推進美麗公路“五個一萬”工程,計劃實施國省干線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15.6公里、白改黑8.7公里、預防性養護4公里;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新區產業發展和公眾出行提供堅實的交通基礎設施保障。
加強運輸服務,補齊交通短板。深入推進公交優先示范城市創建及治堵工作,有效提升城市公交出行分擔率和群眾滿意率。深化落實出租車行業改革及維穩工作,穩妥推進網約車暫行辦法和出租車改革意見實施工作。發展現代物流網絡體系,啟動大物流示范城市創建試點,培育大型綜合物流服務企業。制定全市“十三五”水路客運運力發展計劃,帶動重點涉旅水運運力發展提升,推廣完善水路旅客運輸實名制工作。
加強行業監管,維護行業秩序。繼續完善安全責任體系,加快建立完善協同應對突發事件的聯動機制,確保全市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著力加強交通建設市場監督管理,推進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督促落實品質工程示范項目建設。著重聯動寧波、安徽阜陽等地運管部門開展運政執法,加強與港航、海事等部門的聯合執法,進一步規范長途客運、旅游客運、出租車市場及水上客運秩序。
深化各項改革,加快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加強行政審批流程和結果監管。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設,逐步推廣公交智能收銀系統,分區域實施水上客運網上售票平臺建設;繼續完善綜合交通指揮中心運行模式。啟動公交電子站牌ppp項目,積極拓展高速公路etc業務。繼續推進綠色交通城市創建工作,加快lng動力海上客運船舶項目,完成公路邊“三化”和“三改一拆”、大氣污染防治和“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等相關任務。
鞏固廉政成果,打造最美行業。2017年將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隊伍素質培訓“百千萬”工程,學以致用。積極打造“暢美交通”十大服務品牌,落實服務品牌的考核管理、效果評價和動態管理。建立最美人物(集體)培樹長效機制,努力把“暢美交通”打造成全省交通“最美行業”中最具海洋特色的品牌和全市精神文明創建中最有行業特色的品牌。
舟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余本年
臺州 『掛圖會戰』為綜合交通發展按下『加速鍵』
2017年,臺州交通將以浙江交通“5411”戰略為導向,圍繞加快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重大歷史任務,立足“窗口期”抓有效投資和運輸轉型,將全市交通戰線在“十三五”開局階段“掛圖會戰”、奮起攻堅的良好態勢引向深入。
抓實項目攻堅,鋪定全市路網框架。臺州交通要以“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為思路,重點推進沿海高速公路、杭紹臺高速公路、路澤太高架等關鍵項目。年內力爭建成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實現104國道臨海江南至尤溪公路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甬臺溫高速公路黃巖南城互通等項目前期研究,全年力爭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80億元以上。
加快運輸轉型,優化運輸市場服務。推進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完成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投資3億元,建成一批重點物流基地項目。深化道路旅客運輸改革,通過簡政放權,引導客運企業走合作經營道路,對接全省聯網售票平臺開展客運定制服務。規范維修駕培行業管理,制定全市機動車維修行業專項發展規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完善駕培公眾服務平臺,提升運輸服務便民度。
發展公共交通,強化交通惠民利民。抓好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建成投用臺州火車站、臺州新客運南站公交樞紐,全面實現全市公交一卡通,加快推進市區有軌電車t1線工程建設。完成市區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確保農村客運按照公交模式落實“村村通”。引導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規范網約車服務經營,引導網約出租車納入行業管理。
建好“美麗公路”,改善公路通行條件。推進“美麗臺州”專項建設,加強市、縣、鄉鎮三級聯動,實現公路景觀、功能、內涵有機統一。全年建成美麗公路示范路800公里、美麗公路示范鄉鎮10個、公路服務站25個以上。保持公路路況穩步提升,計劃實施普通國省道大中修工程120.2公里。補齊路域通行環境短板,貫徹主城區首位度提升要求,對城區主要入口、通道加強建設整治。
建設品質交通,提高行業管理水平。要擴大品質工程建設覆蓋,以交通運輸部品質工程現場推進會在臺州召開為契機,繼續推行交通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提升“互聯網﹢”管理水平,建立工程施工數據監管平臺,加快從傳統建造到智能“監”造的轉型。
深化隊伍建設,塑造良好服務形象。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機制,確保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雙落實”。推進“依法治交”,深化政務公開,開展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示范單位創建。打造“平安交通”,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臺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黃繼滿
麗水 勇當先行軍建設大交通
2017年,麗水交通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建設為主抓手,搶抓機遇、砥礪奮進,勇當“綠色發展、科學趕超、生態惠民”先行軍,早日把綜合交通“5316”宏偉藍圖書寫到麗水大地上,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補短板,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充分認識到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性,按照“確保建成一批、加快在建一批、突破前期開工一批、謀劃儲備一批”的思路,扎實抓好綜合交通建設推進行動,堅定不移地實施大投入、狠抓大項目、促進大發展。健全“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的重大交通項目全程服務機制,有效破解項目推進中的難題,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完善“十百千”督查機制,細化“任務表”“責任表”“時間表”,倒排計劃,掛圖作戰,確保景文高速公路、國省道百億工程和甌江航道整治工程等加快推進,水東客運綜合樞紐等如期開工,金麗溫高速公路麗水北互通等盡早完工,用實實在在的成果來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
抓優勢,構建美麗經濟交通大走廊。搶抓浙江建設“萬里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的機遇,著力打造“風情風景、科創產業、生態惠民、黃金水域”四條交通廊道,統籌推進通景公路及美麗鄉村風景線建設和改造提升,實現景區串點成線、路景相依相融,進一步凸顯生態底色。按照“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的要求,推進各種運輸方式“零距離”換乘和“無縫化”銜接,加快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步伐,健全公共交通長效發展機制,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著力構建城區交通微循環,加大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管力度,保障道路安全暢通,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遵循“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發展布局,通過“生態﹢交通﹢特色小鎮”“生態﹢交通﹢現代農業”等,帶動沿線開發、帶動產業布局、帶動旅游休閑、帶動環境整治,更好地搭建起“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的“船”和“橋”,助推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鑄鐵軍,實現干部素質能力大提升。要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為主線,深入開展綜合交通建設陽光行動,堅持抓常、抓細、抓長,使作風建設落地生根、成為常態。要勇立潮頭走在前,以深化交通改革創新為抓手,在大交通體制、投融資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用改革紅利激發交通發展強大動力。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以項目攻堅為“熔爐”,在實干爭先中鍛造“一個絕對忠誠、四個尤為”的麗水交通鐵軍,真正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能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全力推進交通運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麗水市勇當綠色發展探路者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麗水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葉旭勇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3-03 10:23:08)
15日起天津市恢復內河船舶航行馬伸橋超限檢測站改造工程啟動,以管理效能提升解決群眾關心關注問題新公交線811路、812路開通運營青海治囊公路全線貫通天津市交通運輸信用信息管理系統 開發項目初驗評審順利通關天津地鐵舉行“軌道交通開放日” “智”建地鐵管理升級工單辦理高標準 便民服務不拖沓積極作為當好經濟發展先行官 著力發揮服務穩增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