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建設工程質量立法 七類人須履行終身責任

發布時間:2025-01-30 點擊:59
2015年12月03日19:59 來源:人民網-社會頻道
《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近日頒布,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正式進入北京地方立法。未來,北京建設工程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以及涉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材料供應的企業法定代表人,都應按照規定簽署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承諾書,履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
北京工程建設質量水平一直處于全國前列,但隨著建筑市場全面放開和建設規模日益擴大,主體誠信意識不強、質量責任不落實、行為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存在。《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以“具體、明確、管用”為原則,著力構建企業自控、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工程質量公共治理機制。
《條例》規定,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前,應通過設置永久性標識,對五方責任主體和項目負責人進行公告公示,一旦房屋質量出現問題,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這意味著今后“樓倒倒”“樓脆脆”等質量事故的責任人,將終身難逃其咎。
《條例》強化個人質量責任追究,除了上述主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簽署終身責任承諾書,還規定從事工程建設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一線作業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工程建設標準等規定履行職責,承擔崗位質量責任。在追責方面,凡是給予單位罰款處罰的,相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將被同時處以罰款;因個人過錯造成重大質量問題的,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和相關注冊執業人員,兩年內不得擔任項目負責人;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還首次將市場機制寫入工程質量管理地方性法規,例如要求建設單位合理確定工程建設費用,科學確定施工工期,避免因建設單位惡意壓價、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等不合理要求和市場不正當競爭,給建設工程質量帶來隱患。
針對民眾關心的住宅工程質量保修問題,《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承擔保修第一責任。只要保修期內出現質量問題,所有權人只需向建設單位反映,由建設單位全面負責質量保修的組織協調與處理工作,所有權人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因保修而出現的推諉、扯皮現象將得到根本改善。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2-16 11:19:28)

市政設計院積極組織參加京津冀交通行業第二屆職工運動會
福建兩項公路研究通過驗收
感知 融合 重塑 升級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本年度出入境客流突破150萬
上海成功應用新型雨水口
把責任扛在肩上 把安全掛在心中 —市交委二級巡視員孫勤民帶隊至應急保障分中心進行應急安全視察工作
建設中心開展銘記初心使命、 勇擔建設先鋒”暨慶祝建黨99周年活動
市港航局深入港口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