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固化新技術讓“芝麻糊”變“硬殼”

發布時間:2024-05-12 點擊:86
中國交通報2017年2月第6430期
近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工程應用淺層固化新技術,使廢棄土不再需要外運,并提高了軟土地基的極限承載力。
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二期工程的施工區域,大量表層軟土分布于稻田、魚塘等河流路段,在路基施工之前,施工單位需要先進行排水清淤,會產生大量的廢棄淤泥。
在項目6標的施工現場,一條常年沒有清淤的老河道橫穿而過,近三米厚的淤泥堆積河床。以前,施工單位先要將淤泥清除,再回填路基材料。如今,一種新型“淺層固化”技術在這里實驗成功。
“淺層固化”新技術是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廢棄土利用”的科研項目,適用于淤泥、污染土等各種廢棄土條件下的路基施工。
“一萬多立方米的淤泥已就地由‘芝麻糊’固化為堅硬的‘硬殼’,24小時后就可以把沉重的挖掘機開上去,28天后可以進入填筑路基階段。”6標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淺層固化”設備形似普通的挖掘機,只是把挖頭部分換成了一根長長的管筒,再加一個圓形的強力攪拌頭。系統把由水泥、礦粉微粒、少量穩定劑等材料制成的固化劑打入表層軟土,可實現快速固化施工,無需分層。有些常規路段直接可以用“淺層固化”的方式作為軟土地基處理;橋頭涵洞等對軟土地基處理較好的地段再用“淺層固化”和傳統方法相結合進行處理。
預計今年3月初,項目部可完成“廢棄土利用”的科研項目。該項目不占用土地,不僅減少了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減少了礦石宕渣的采購,增強了軟土地基的處理強度,還將節約10%以上的經費,并從軟土路基常規的半年施工期縮短為38天。該項目的實驗成功,將為長三角綠色交通建設和軟土路基的處理帶來便利。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7-02-21 15:09:33)

黨建引領聚合力 聯建共建促發展
中德交通與燃料戰略項目德方赴津交流會
北京現代化治超凝聚政府企業社會合力
積極履職盡責擔當 推進安全責任落實
天津公交專用道涉及136條公交線
刷中鐵銀通卡乘京津城際注意提前取號
全透水路面讓海綿城市“深呼吸”
“十三五”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