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路:五化樂章奏響現代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5-01-28 點擊:56
中國交通報2016年8月第6308期
6月16日,五年一度的全國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會議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會上提出“改革攻堅、養護轉型、管理升級、服務提質”16字方針,強調要加快公路養護向現代化模式轉型,為構建現代公路養護管理體系徹底掃清路障,創造有利條件。
會議期間,通過對徐州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考察參觀,與會代表對徐州市公路管理養護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白色的標線在青色路面上猶如一卷曲譜,演奏出徐州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壯麗進行曲。日前,本報記者前往徐州,采訪徐州公路人以“公路通行快捷化、養護作業機械化、管理工作智能化、組織體系科學化、社會服務現代化”為主線探索公路養護管理的現代化轉型之路。
徐州市三環快速路。 徐璐 攝
公路通行快捷化
“暢安舒美”路上行
“徐州實現了10萬人口節點30分鐘上高速、相鄰縣通一級公路、農村公路‘村村通’。高速公路互通、機場、鐵路綜合樞紐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全覆蓋,省級以上開發區、4a級以上的風景區實現一級公路全覆蓋,城市環繞高架快速路、市縣快速通道已具雛形。”徐州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公路管理處處長馬立凱介紹。
徐州,彭祖故國,劉邦故里。地處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擁有承東接西、溝通南北的區位優勢,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高效、便捷的公路網,使徐州“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截至2015年年底,徐州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6512公里。公路網面積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到146.67公里,每萬人擁有16.14公里的公路。
“十二五”期,徐州新建高速公路52公里,建成高速公路47公里,通車總里程達458.57公里,“內外成環,多向輻射”的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普通國省道累計投資47.5億元,建設466.5公里,建成248公里,截至2015年年底,徐州普通國省道公路達到1133公里,全面達成二級及以上等級目標,一級公路比重達到75.1%,鄉鎮普通國省道公路覆蓋率達79%。農村公路累計建設2259公里,截至2015年年底,徐州農村公路總規模達14920公里,行政村通達班車率達100%,鎮村公交開通率達35%。
連點成線,連線成網。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為徐州經濟發展聯通脈絡,一條條青路白線勾勒出公眾快捷出行的美麗畫面。
暢安舒美示范路。 徐璐 攝
養護作業機械化
“武裝”升級安全又高效
營造“暢安舒美”之路,在建更在養。在邳州市運河養護工區,瀝青路面綜合養護車、掃路車、滑移多功能機、雙鍋輪壓路機、瀝青混凝土攤鋪車等養護機械整齊劃一,“時刻待命”。作為江蘇省一類示范工區創建試點單位,該工區以機械化來升級“武裝”。
“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是徐州公路人一直堅守的信念,徐州公路人深入調研,根據一線作業真正需要的機械設備集中采購配置,并與徐工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研發養護作業成套化設備,推動養護作業逐步由傳統的手工密集型向集約高效的機械處置型轉變。
如今,徐州已經邁向機械化作業新階段。截至2015年年底,徐州機械化清掃作業率一級公路達到100%,二級公路達50%,瀝青路面集中修補、灌縫機械化作業率達到100%,路面修補、灌縫、除雪、綠化管護等機械化作業率達80%。機械化養護的推廣,在提高養護效率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以往在車輛穿行的公路上實施人工作業帶來的安全風險。
工區是公路養護管理最基層、最重要的生產基地。近年來,徐州把工區建設作為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目前已完成8個一類工區、11個二類工區的標準化改造,并同步實施路政中隊進駐工區,實現聯合巡查、合署辦公。
標準化養護,機械化養護,已深入徐州公路人心,一條條綠色、低碳之路讓徐州走在了養護現代化轉型的前列。
路面熱再生。 徐璐 攝
管理工作智能化
“一塊屏幕盯全市”
“以前冬天,每逢下雪,無論雪多大我們都要全部出動,沿著道路一圈一圈巡查,現在只需要在指揮中心盯著大屏幕,就知道哪些路段有積雪有險情,然后通知搶修人員直赴目標路段,省時省力還安全。”邳州公路管理站副站長譚英杰感慨道。
目前,徐州完成市路網指揮中心升級改造和縣級路網指揮分中心建設,將各類監控、監測設施采集的數據全部納入統一平臺,路網運行“可視、可測、可控”,在普通國省道重要節點及重要橋梁運行實時監測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做到“一塊屏幕盯全市”。
徐州擁有豐富的煤、石灰石、石英石等礦產資源,僅煤炭年產達2500多萬噸,是江蘇唯一的煤炭產地,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治超工作帶來考驗。近年來,徐州公路推進科技治超,建成8套不停車檢測系統,覆蓋了每個縣(市、區)。治超非現場處罰試點和收費站卡口治超全面開展,公安、法院等部門的協調執法,初步形成了一套合法、高效、便捷的處理制度。公路平均超限率由“十一五”末的10%下降至3%。
徐州公路借助移動互聯網、業務專網、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構建綜合分析、決策支持系統,推廣公路綜合業務平臺,實現網絡與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服務各個領域全過程有效滲透。“云上分析、機上養護、線上執法、掌上辦公、網上服務”,已經成為徐州公路智能化管理新常態。
組織體系科學化
機制創新效能最大化
“2016-06-2414∶45∶19 g311(k014﹢579—k020﹢649)處下行方向,樁號:k17﹢450,有非法非標,請處理并回復!”
“2016-06-2416∶52∶14處理意見:該非標已整改完畢。”
這是徐州公路管理處的一份巡查記錄,從發現到整改,通過權責清晰、科學有序的線上執法,使得之前需要花幾天時間處理的案件,如今僅需兩小時7分鐘。
運轉高效的執法機制得益于徐州公路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和執法機制改革,建立起一套“層級清晰、集中統一、事權明確、權責一致、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在日常管養工作中,推行路政與養護聯合巡查、協同處置的管理方式,并且按照“公益性養護歸政府、經營性養護歸市場”的思路,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大中修和日常養護不斷提升市場化水平和監管能力,應急保暢、搶修搶險等充分發揮應急隊伍及基層工區的作用。
在執法機制改革中,通過建立路政執法與養護監管、新改建路段監管和收費監管聯動機制,不斷加強公路執法隊伍與執法能力建設,路政執法標準化達到80%,執法人員專業素質水平顯著提升。
“修路修身、養路養心”,文化凝聚人心。徐州公路推行人文公路建設,提出“書香公路”理念,開展了國家級職工書屋創建、職工讀書月、讀書標兵評選等活動,建設學習型行業,“敬業、奉獻、創新、超越”的徐州公路精神,讓徐州公路人形成了特有的公路文化風骨。
社會服務現代化
“一站式”出行高效便民
7月28日19時10分左右,邳州突發龍卷風,致使310國道160k處兩側50多棵白楊樹被刮倒,交通中斷。邳州運河養護工區知悉情況后,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調動3個工區前往事故點,出動60余人,20余臺車,全力奮戰,僅用一個小時左右,沿線道路貫通。
第一時間知悉,第一時間搶通,第一時間保障行人安全。現代化服務必然體現人性化,才能更好地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公眾。
徐州公路率先實現公路出行一站式服務。etc、mtc收費系統的建設應用,讓過往車輛享受到快捷、通暢的服務。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公路出行信息服務指數達到85%,國省道公路突發情況信息發布率達到100%,服務熱線受理率100%。通過信息化支撐和信息整合,逐步實現了路網指揮中心“一個窗口對外、一個熱線響應、一個體系指揮”。新渠道、新平臺的運用為公眾出行服務當好“指示牌”,為公眾出行安全當好“衛士”。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8-15 16:34:34)

四川:沿江高速等項目今年開建
天津郵輪母港三艘客輪齊匯聚
津交委領導元旦期間至養護服務中心 進行應急保障檢查
浙江加快打造全國現代綜合交通示范區
市客管辦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百日專項治理活動
天津武清公交示范區首推高峰段2小時內換乘公交打7折
牢記入黨初心 永葆黨員本色 祝賀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到我市調研多式聯運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