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報2016年8月第6317期
武漢市金山大道風景如畫。
今年是湖北省加快“綠滿荊楚”行動的攻堅年,通道綠化是重中之重。
為將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鄉村公路等通道打造成生態長廊,湖北省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創新體制機制,高位強力推進。截至目前,湖北省完成造林面積249萬畝,占年度計劃任務的83%。其中十堰、宜昌、荊門、仙桃4市提前完成年度任務。全省通道綠化已完成18.3萬畝。
門戶綠化 樹形象添收入
高速公路跨市穿省,綠化景觀事關城市形象。在公安縣,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帶各寬30米,出入口兩側甚至達到60米。
公安縣是如何將綠化帶拓展到30米的?獅子口鎮黨委書記李金海說,村干部和群眾算的是經濟賬。其一,當前種植棉花、油菜沒有多少效益,不劃算;而在高速公路邊植樹造林,政府有政策性補助。其二,林下經濟更有收益,比如套種藥用銀杏,銀杏苗生長4年后,葉子每畝可賣3000元,比種棉花收益高得多,還可以發展林下養殖。
土地流轉,業主經營;群眾入股,合作經營;村栽戶管,利益分成;集體出種苗,收益歸農戶。獅子口鎮探索的4種模式,在完成通道綠化任務的同時,又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
植綠美化 促旅游護生態
今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公路部門全面啟動188公里綠色生態旅游公路建設,預計投入超過4700萬元。巴東縣公路部門按照“四季有花”的理念,合理選擇和搭配樹木花草,打造生態旅游路新景觀;加強管護,鞏固綠化成果,確保旅游公路的立體效果,有序推進旅游公路建設,全力打造“車行路上、路在景中”的立體景觀效果。
在江陵縣級公路三觀線,高大的樟樹并排夾道,綿延8公里,是全省最好的鄉村景觀公路之一。據縣林業局造林科科長夏華成介紹,他當時作為三湖農場林業技術員,參與了1992年農場公路植樹活動。20多年過去,當年栽下的2000多株樟樹,株株長得枝繁葉茂,胸徑在30厘米左右,沒有一棵被毀。現在,當地領導一談到生態建設,就以此為例,實證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將通道綠化與環境整治、溝渠清淤、亮化美化等結合在一起的,當數當陽市壩慈路的改造。壩慈路5公里長,位于城鄉結合部,過去塵土飛揚,旁邊的明溝內生活污水流淌,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居住在路邊4個村的村民苦不堪言。壩陵辦事處將這段公路綠化、潔化、美化、亮化“四合一”全面改造:兩側各栽上兩排紅葉石楠和欒樹大苗;沿途放置38個勾臂式垃圾箱,購置垃圾運輸車運送;將溝渠清淤、疏浚,運土回填28000立方米;對溝渠護坡整固,進行綠化,保持其生態功能。沿途老百姓非常支持,自行清除沿線菜地,讓出來栽樹,不要補償。
創新機制 承包經營接地氣
“我們鼓勵在通道兩側發展苗木基地,既形成了綠化帶,還不需政府出一分錢。沙洋境內207國道就是以這個模式綠化的。”沙洋縣林業局副局長王才明說,“10年前,襄荊高速公路綠化,干部們要老百姓栽種楊樹。但種完后很多樹被損毀了。那是因為責、權、利不清晰。現在有了新機制保障,公路兩側全是色塊,形成了一條花卉苗木觀光走廊。”
沙洋縣現行辦法是政府以每平方米1元租地,青苗補償費每畝500元。包栽包活一年后,實行市場化運作,由村委會發包給大戶承包經營,林木產權歸承包大戶,承包大戶每年付農戶土地租金。綠化帶上有這些林木在,不怕大戶不給租金,農戶放心。而這些經濟林木規格統一,形成規模,若干年后成材不愁賣不出去,一畝林木價值可達上萬元。
高速公路綠化與老百姓的利益掛鉤,形成好的機制,政府不僅能少花錢,還能管長遠。機制接地氣,就能保證綠化帶有強大生命力,變成實實在在的景觀帶、產業帶、富民帶。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2016-08-30 11:14:19)
天津港集裝箱碼頭三期工程獲專家組現場核查贊譽京滬高鐵首次打折天津至上海最多優惠325元天津市客管部門一個月查獲157名假的哥今起開展拒載繞道多收費專項治理天津站提升服務迎接夏季達沃斯賡續百年初心 砥礪使命前行浙江:先行探索建設綠色公路新疆首條景區生態公路即將全線竣工天津市客運交通管理辦公室關于調整574路起訖站位置的批復